第十六章 北上云中(第6/8页)

慕容子野指尖轻滑过面前茶盏,抬目看着面前的人:“尚来信何事?是否云中战局有变?”

郗彦不置可否,只看着他,深邃的墨瞳于飘摇的烛火下锋芒闪烁。

慕容子野被他看得心神一颤,道:“莫非是……”

郗彦点头,将手中藤纸递给他。

“伯父已入柔然都城?囚车相困,游街而行?”慕容子野气得脸色发青,揉碎藤纸,手指抚案,直压出深深的五道痕印,怒道,“可恶!那柔然女帝竟敢如此辱我伯父!”

郗彦自案边抽出一张干净的藤纸,拾笔蘸墨,自给商之写着回信。

“我回府告诉父王。”慕容子野衣袍一振,起身便欲离开,“此恨不还,枉姓慕容!”

郗彦横臂相拦,面容冷凝。

慕容子野与他对望片刻,恨恨咬牙,额角青筋暴起,却是不得不再次坐下,良久,方咬牙不甘道:“我明白,当前局势,只能隐忍。若让父王知道,必是轩然大波。”

郗彦望着他,轻轻颔首。纵是暂时稳住慕容子野,他仍是不得不担忧,慕容虔自有眼线,即便暂时不知,以后也会知。而引起慕容虔的暴怒,或许正是柔然女帝所求的目的——一个能让她在漠北战场上进退自如的绝佳借口。只是尚在信中所说的“往事另有隐情”,却又不知到底是何意。

郗彦沉吟半晌,复又提笔,写完回信。

慕容子野瞥过他笔下的内容,不由又是一声苦笑:“三日后你将启程去云中……族人危急,你们都在前方,独剩我一人在洛都逍遥,可恨!”

郗彦听了此话不禁一怔,静静看他片刻,笔端移转,在一旁竹简上写道:“你在洛都斡旋形势,自也是重要。云中是战场,洛都又何尝不是?”

慕容子野默然,喝了口茶,方才出声:“昨夜的事到底是何人所为?”

郗彦垂目,面色笼罩于烛光的侧影下,神情飘忽不定。片刻后落笔问:“姚融在洛都有没有别苑?”

慕容子野微怔:“有两处。一处在城西,还有一处,据闻在邙山一处僻静的山谷。”他话语略顿,惊道:“怎么,此事又与他有关?”

郗彦神色淡淡,行书道:“猜测而已,真相还未知。”

晚膳后送走谢澈与慕容子野,郗彦回到夭绍阁楼,为她清洗伤口,换了纱布。两人静坐片刻,夭绍细细打量郗彦的脸色,笑问:“怎么一晚上都不见你展颜?我这伤并无大碍,你不必担心。”

郗彦望她良久,垂首,落笔于案上帛书写了一行字。

夭绍看罢一惊:“让我后日随偃总管回邺都?”再抬头看着郗彦平静如水的神色,想了片刻,只一颔首:“好。”

这样轻易的回答,倒叫郗彦心生不安。果然,夭绍的下一句便是:“我回邺都,但不与偃总管一起。也不必等到后日,我明日便走。有三叔护送,路上不会生事,你放心。”

郗彦皱眉,待要再书,夭绍却迅速侧首,在他否定之前忙起身朝内房走去:“明日路上必定劳顿,我先睡了。”

郗彦伸出去的手顿在半空,眼睁睁地看着她将房门关闭。

她的心思他如何看不出?只是她聪明的过分,也了解自己的过分——如她这样的安排,只能让自己掣肘难行。

灯火摇曳不停,郗彦坐于案边,忍不住抬头揉了揉额角,竟感觉这是生平遇到的第一棘手之事,费思,而又难解。

(四)

夭绍言出必行,第二日一早便收拾了包裹,携沐奇先行告辞。临别前不忘对郗彦殷殷嘱咐,却又故意无视他一脸有口不能言的焦急,笑意嫣然上了马车,挥手离去,极是洒脱。

“怎么办?”马车刚出庄园,钟晔与偃真便齐齐问道。

郗彦看了眼偃风,偃真会意,道:“属下即刻安排人手跟随郡主上路。”

出了洛都,沐奇停马官道旁,询问车里的人:“郡主,当真要回邺都?”

“嗯。”夭绍掀帘,看着车外络绎不绝的行人,瞧清几名路人在她的注视下不动声色地移开面庞后,微微笑道,“往南急行,待过了永宁,我们再绕轩辕山脉北上。”

沐奇一时也被她弄糊涂:“这是为何?”

“钟叔已告诉我他们三日后北上,到时阿彦走了,必然顾及不到我的行踪,”夭绍落下车帘,望着沐奇,“我们北上去范阳,找伊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