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灯暗 十三 雪色兰黛(第4/7页)
“是啊,兰黛与梅挽致是姐妹,自然是雪色的姑姑,”陈念娘点头道,“兰黛在六人中排行第三,扬州软舞第一,绿腰、回波、春莺啭,据说天下无双。”
黄梓瑕又问:“不知道陈娘还记得不,当年雪色是一个人到扬州的吗?应该还有个少女和她一起吧?”
陈念娘“啊”了一声,说:“这么一说的话,我倒是想起来了,当时雪色是和小施一起结伴来的。据说小施父母都死于兵乱,在徐州与雪色结为姐妹,约好生死相依,于是一起过来了。”
黄梓瑕默默点头,验证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却不知道这个想法具体对此案有什么帮助,只隐隐觉得,定然是自己所未曾窥视到的那一根重要脉络。
一个案件,就如一株大树,被人们所看到的泥土之上的部分,永远只是一小部分。在那下面,有着巨大的盘根错节,只是如果不挖出来,就永远都不会知道埋藏在下面的真实模样。
说到雪色和小施,陈念娘似乎想起了什么,呆呆望着窗外的一棵孤木出了一会儿神,然后忽然之间眼泪就滚落下来。
黄梓瑕赶紧轻拍她的肩膀,轻声叫她:“陈娘,你别太伤心。”
“怎么能不伤心……其实我也知道,忆娘定是回不来了,”她怔怔地说着,眼中只见大颗的泪珠滚落,“我昨夜又梦见忆娘,她浮在我面前,身体透明如琉璃。她对我说,‘念娘,经年芳华,流景易凋,此后唯有你一人在世上苦熬了……’我醒来时只看见窗外风吹竹影,心中酸涩来来去去,只回荡着她梦中对我说的话。我知道她是已经不在世上了……”
黄梓瑕心中大恸,她从袖口里抽出手绢,帮陈念娘拭泪,却不料袖中一颗用纸包着的小东西被手绢带着滑了出来。
那小纸包仿佛长了眼睛,骨碌碌地滚到了陈念娘面前。陈念娘接过黄梓瑕递过来的手绢,抬手按住自己的眼,手肘正压在那个小纸包上。
迷迷糊糊间,她竟感觉不到有东西硌到自己。
黄梓瑕犹豫了一下,觉得此事再隐瞒也没有什么意思,便将小纸包从她的手下抽出,递到她面前,说:“陈娘,你看看这个。”
陈念娘捂着眼,喉咙低哑:“是什么东西?”
黄梓瑕没说话,只看着她。
陈念娘迟疑着,缓缓抬手解开包裹着的白纸。
里面露出的,是一块晶莹欲滴的无瑕白玉,虽然只有指甲盖大小,却越发显得玲珑可爱。
陈念娘的手顿时剧烈颤抖起来,她一把攥住那块玉,逆光看着那上面刻着的“念”字。
那个“念”字在窗外透进来的阳光中,光华流转,金光隐隐波动,深刺入她们的眼睛。
那一瞬间,陈念娘的眼睛闭上了。她闭得那么紧,眼神又是那么绝望,仿佛她的眼睛已经在这一刻被这个字刺瞎,从此再也看不见这个世间任何东西。
许久,许久。
陈念娘颤声问:“是、是从哪里找到的?”
“一群疫病倒毙的幽州流民之中,有一个大约四十岁女子的尸体,与其他人不同,她是中毒而死。但我们找到时,她的尸首已经被焚,只剩下了这一块玉。”她没有说是他们从冯忆娘的腹中发现的,怕陈念娘受太大打击。
“二十多年前,我与忆娘都还是少女。那时我们没有名气,技艺也不太出众,所以存了很久很久的钱,才终于买到两块羊脂玉,分别在上面刻了‘忆’和‘念’字,交到对方手中。那时我们说,永以与君好,一生相扶持……”陈念娘从自己胸前拉出一根红绳,上面系着同样大小的一块白玉,不同的是,她那块玉的上面,刻的是一个“忆”字。
她将两块玉并在一起,用双手紧紧握着,泣不成声。
黄梓瑕静静坐在她的身旁,看着穿户而进的光线丝丝缕缕照在陈念娘的脸上。她鬓边的白发与脸上细微的皱纹,现在看来都是如此明显,已经不是前月遇见的那个韶华尚存的美妇人。
“是谁,是谁杀了忆娘?”陈念娘终于缓缓问。
黄梓瑕深吸一口气,然后摇头说:“目前还不知道。但我想,此事或许与王家姑娘的失踪案有关。”
“王家姑娘?”
黄梓瑕说:“就是近日京城传得沸沸扬扬的夔王妃,陈娘可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