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案 听尸(第3/5页)
我最后发现的这名女性死者全身是伤,肋骨断了好多根,有两根还刺穿了身体,看着十分吓人。我左右一看,发现远处有血迹,她可能是从另一个方向爬过来的。马山县雨水丰富,山洞经常积水,血迹可能被冲掉了不少,否则我早就注意到了。
这名死者是谁?我们听到的呼救声是她喊出来的吗?山洞里还有没有其他尸体?
在我没有做尸检前,人还在山洞中时,这案子让我感到一阵阵寒意,凶手不仅杀了那么多人,连王启华也因此殉职了。一刹那,我心情很复杂,可在把尸体背出去时,那名女尸手上跩着的一个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枚铜钱,一枚由红线串着的铜钱。
第4节:铜钱
案情讲到这里,不算上未娩出的双胞胎,警方找到的尸体共有12具(不算王启华),有10具是装在麻袋里的,有1具被肢解了,有1具是在山洞深处发现的。
在尸检前,我和梁春邻都认为,山洞是抛尸的地方,并不是凶案第一现场,民警们也是那么想的。恐怖的是,装在麻袋里的尸体全都是溺死的,也就是说,她们被装进麻袋时,人可能还是活着的。设身处地,想一想那些死者临死前的感受,是多么的绝望和恐惧呀。
那我怎么确定死者是溺死的呢?
在法医学上,溺死的尸体征象一般是看尸表、尸体内部。尸表征象最先看的是口、鼻部有无蕈样泡沫,因为人溺水后,呼吸的溺液刺激呼吸道粘膜后会大量分泌黏液,黏液、溺液在剧烈呼吸运动搅拌下,会形成细小均匀的白色泡沫,这种泡沫量大,又因富含黏液而稳定,于是涌出在鼻孔及其周围,形似白色棉团堵塞呼吸道口,因其状似蕈样,法医学上就称之为蕈样泡沫,这是生前入水溺死的特征表现。
不过,此案中的死者在水中浸泡太久了,有一些已经皮肤极度膨胀,手足皮肤就像手套、袜子脱落一般,轻轻一抓就滑开了。在普遍的情况下,检查死者肺部有无溺液、硅藻是判断死者是否溺死的依据之一,可假若尸体已经明显**,那就得用硅藻检验了。
硅藻是一种单细胞的浮游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中,在土壤和空气中也有少量存在。硅藻具有坚硬的硅质细胞壳壁,抗腐蚀能力强,可不被强酸或强碱消化,在高度**的尸体中也能保持原形。人类在溺死的过程中,硅藻会随溺液吸入到肺脏,从破裂的肺泡壁毛细血管进入到肺静脉并回流到左心,然后经体循环布散到全身各器官组织中。
因此,若从尸体的心脏、肺脏、肝脏、脾脏、肾脏、骨髓、牙齿等器官组织中检出硅藻,那就可以作为判断死者是生前入水溺死的依据,这对已经明显**的尸体尤为重要。因为若是死后抛尸入水的,硅藻也可因水压进入到肺内,但不会进入到体循环而到达各器官。
除了被肢解的死者,还有我在山洞深处找到的死者,麻袋中的10名女性死者全是溺死的。当然,那些死者不是自愿被装进麻袋里的,她们的头部都有多处棍棒伤,在被装进麻袋前,她们可能已经昏迷了。
令民警头疼的是,死者身上都没有身份证,贴了告示,马上县也没人能提供线索。不过,我在尸体中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是现象,那就是被装在麻袋中的女尸身上也有红线串起的铜钱,有的是戴在手上,有的是放在口袋里。
为什么死者都抓这铜钱呢?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第5节:二十三个妻子
在电视剧中,法医经常采集了死者的指纹,录入电脑中的系统一搜索,很快就能确定死者身份了。虽然95年的指纹技术挺发达了,但在马山县,法医还是无法通过死者的指纹查出身份。一是法医还没有配备电脑,二是那样的系统还没有,至少县城的法医还没有接触到,系统中可能也没有死者的指纹记录。
那怎么办呢?
身为法医,要考虑每一个细节,客观条件下不能通过指纹查找死者身份,那么就要从死者的特征去做个人识别。那些死者有什么特征呢?最明显的一点是什么?都是女性?都溺死了?不,最明显的一点是她们刚分娩不久,甚至即将分娩。马山县在90年代科技不发达,可也处于新时代了,没人会在家自己接生了,那些女人肯定要去医院生产,那么医院可能就会有记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