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漂泊秋风中(第47/54页)
杜小曼从动身的那一刻起,就在肚子里打草稿,总算到了正式答卷的时刻。
首先,唐晋媗和慕云潇的婚事是皇帝赐婚,分寸一定要把握好,稍微不注意,竟敢说皇上的英明决策有错,直接就能去死了。
其次,不知道皇后对这件事抱有怎样的态度。影帝的那本小折子,肯定雷坏了不少人。杜小曼猜,皇后应该不会思维猎奇到赞同。再听刚才的话风,十有八九,是慕家一派的。
杜小曼这一盘算,正好给了她愁眉紧缩营造气氛的演出时间,然后再叹一口气,彻底切换到感伤模式:“妾正因此事,不知该怎么面对娘娘。”
皇后亦神色随之一变道:“郡主这话从何说起。”
杜小曼起身跪地:“妾有罪,万岁和娘娘,赐下这桩婚事,本是百世难修的福气,只因妾不懂得处事,如今……”哽咽。
皇后动容:“郡主怎么……快快起来。”左右宫女上前搀扶,杜小曼还得做执意挣扎要继续伏地状。
“唉,年纪轻轻的,犯错难免,改过来仍是和睦夫妻。”
杜小曼攥着手帕,凄然摇头:“覆水……难收……庆南王爷与阮紫霁姑娘之情,感天动地。妾愿成人之美。且,妾与庆南王爷,已无情谊,与其对面而苦,不如各自放手。”
皇后道:“郡主这般,令本宫有些不解。你与那阮姑娘,同伴庆南王左右,琴瑟和鸣外,更有姐妹之谊,扶持主内,美好和融,何隙之有?”
杜小曼道:“娘娘教诲的极是。但,琴瑟和鸣,美好和融,都要有情。妾与庆南王爷之间,从不存在这个字。有情则和,无情硬凑,就只有尴尬了。”
皇后微微摇头:“尴尬二字太过了,夫妻怎会无情?”
杜小曼摊手:“所以才做不成夫妻。”
皇后长叹一声:“唉,罢了罢了,都是本宫多事,竟勾起了你的伤心事。不说这些,是了郡主,夷摩番国来朝进供,有一伶人,变得许多种新奇戏法,不知郡主可喜欢看戏法?”
杜小曼做打叠精神状:“能托娘娘的福看一回番邦戏法,真是三个月都不敢洗眼了。”
皇后即命左右传伶人,又有宫娥上前替杜小曼稍微理了理妆。
不多时伶人到来,真是花样百出,变得一手好戏法。杜小曼看得挺开心,又很纳闷。皇后居然再也不提她和慕云潇的事儿了。
伶人退下后,皇后又命上茶果与杜小曼同吃。
宫娥娉婷端上茶果,杜小曼的脊背突然微微发寒,颈上寒毛竖起。
她不方便回头张望,便一直假装从容地吃喝,但那种感觉挥之不去,似暗处有道视线,一直黏在她身上。
用完茶果,又说了一会儿话,皇后居然还是绝口不再提庆南王府的一切,一点往那上面拐的意思都没有。
杜小曼心里反而越来越没底。
总算捱到了能离开的时刻,她稍稍松了口气,行礼告退。
退出殿门时,她飞快往某个方向瞥了一眼。
整齐站立的宫娥身侧,是一道帷幕。
直觉告诉她,那后面有人。
待杜小曼被宫人领着走远,皇后方才又起身,走到帷幕前盈盈施礼,向那步出帷幕的人嫣然道:“皇上看得如何?”
身着龙服的人瞥了一眼殿外,收回视线:“一寻常俗妇尔,朕的小皇叔和宁景徽是魔风了么?”
出了宫门,杜小曼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
接她的轿子边站着的几个女子,和来的时候长得不一样。
她由白公公带进宫,来时坐的是皇宫派的轿子,但有唐姐姐指派的侍女跟随。侍女们进不了皇宫,在宫门外等候,再和安成公府随后派来的轿子一道接她回去。
应该是这个步骤。
可是,虽然现在天已经黑了,灯笼的光芒下人的脸不太分明,轿子边的侍女又只提了两盏灯笼,格外昏暗,但杜小曼就是认得,轿子外的几名侍女应该不是安成公府的。
唐姐姐和她婆婆看似不太对付,但两人的某些爱好很一致,比如都喜欢奢华排场。安成公的侍女们服装都亮丽明艳,身段窈窕,按照身高的一致性搭配分组,格外齐整。而这几个侍女服饰较素,是另一种风格,身形有别身高错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