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你是谁?(第30/51页)

杜小曼道:“都这样了,还管什么唐突不唐突,她需要赶紧进屋。”松手接过灯笼,时阑趁势小心翼翼地将孤于箬儿打横抱起。门旁的那老者表情更复杂了。

杜小曼假装没看到,提着灯笼替时阑照亮,终于迈进了书院的大门。

那老者唏嘘一声,合上大门,杜小曼诚恳地向他道:“打扰您了。”

老者一脸痛苦,摆手:“罢了,罢了。”

书院中虽有空厢房,但未曾收拾,时阑便请那老者先去找大夫,把孤于箬儿暂时安置到自己的住处。

孤于箬儿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杜小曼急得团团乱转,时阑安慰她道:“表妹,你放心,书院中的蒲先生不单是位名儒,亦精通医道,朝中御医都千方百计想得他一次指点。孤于姑娘定然无碍。”

杜小曼点了点头,时阑搬过一把椅子:“你先坐一坐,眼下你再急都没用。”

杜小曼依言坐下,这才发现自己的腿异常僵硬,都要打不过弯儿。时阑斟了一杯茶,她接过,热茶暖着手心,让她冷静了许多。

时阑双眉微皱,看看左右无闲杂人等,便低声问:“难道宁景徽带人去了竹幽府?”

杜小曼摇头:“那倒没有,只是我本来想过来找你,路上遇到了一些倒霉事,箬儿去救我,被我害成了这个样子……”

具体怎么倒霉的,实在太复杂,现在不是罗嗦这些的时候,她也没精力描述了。

时阑也没有追问,难得安静地站在杜小曼的身旁。天色已渐渐变亮,不多时,那名替他们开门的老者带着另一个须发斑白的老者进了厢房:“蒲翁,伤者在床上。”

杜小曼一时愣怔。那名后来的老者白团脸,酒糟鼻,身材五短,腰腹凸出,懒洋洋一双小眼,稀拉拉几根髭须,穿着一件黄不黄白不白的衫儿,戴着一顶皱巴巴打着褶的头巾,摇着一把毛了沿边漏了风的蒲扇,趿着一双敞方口灰扑扑的鞋。

这份风采,不太像名儒,比较像名厨啊。

蒲姓老者往床上看了一眼,转头向另一名老者道:“乔翁,你诓我,怎得不说是个女子?女人老夫不治。”回头就要走。

杜小曼心里咯噔一下。这闻道书院是蔑视妇女基地是吧?什么都搞性别歧视。她心头火起,但这时候身在闻道书院屋檐下,要求蒲老者救命,不能强硬,就恳求道:“蒲先生,我妹妹真的伤得很重,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求您破例一次。”

对比之下,乔姓老者倒显露出了人情味,他拦住蒲姓老者道:“蒲翁,刚刚进来时,我见那位姑娘真的伤得挺重,再不治恐怕就晚了。一时半会儿,除你之外,寻不到别的大夫。你就真的见死不救?万事皆要变通,才是中庸之理。”

时阑亦帮着求情,蒲姓老者终于松口道:“并非老夫不想救,这女子伤在了肩处,血流得不多,应是伤她之物还留在皮肉里吧,老夫医她,有些于理不合了。”

杜小曼反应了一下,才悟到,要把孤于箬儿肩头的箭拔出来,必须脱掉她的衣服。在这个男大夫帮女人诊脉,女人都要坐到屏风纱帐等遮蔽物后,只伸出一只手,或者干脆悬丝诊脉的保守年代,确实……

她道:“先生,只要您肯救,请放心,我有办法。”转头问乔老者,“你这里还有干净床单么?”

乔老者立刻着人取来一块干净床单,杜小曼用它把孤于箬儿从头到脚盖住,只在肩膀那里剪了个洞,道:“蒲先生,您看这样……”

耽搁了这么久,孤于箬儿的气息很微弱,蒲先生看了看杜小曼急红了的眼,勉强点点头:“好罢。待老夫去取药箱。你们烧壶热水,备上干净的盆巾。”

杜小曼大喜,忙不迭地道谢。片刻后,需要的物品送来,杜小曼和时阑用沸水和烧酒把盆和手巾烫过。

蒲先生取来医箱,套上一件罩衫,先用酒和热水净了手,再取出一把银剪,在火上烤过,剪开孤于箬儿伤处的衣服,因路途颠簸,箭一直在肉中,伤口又有磨损,皮肉外翻,不忍卒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