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阳补阴(第27/31页)

后来我特地去查找了相关方面的书,果然如奶奶所说,指南车居然是木头制作的!

书中解释:指南车与司南、指南针等相比在指南的原理上截然不同。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利用差速齿轮原理。它是一种双轮独辕车。车上立有一个木人,一手伸臂直指,只要在车开始移动前,根据天象将木人的手指向南方,以后不管车向东还是向西转,由于车内有一种能够自动离合的齿轮系定向装置,木人的手臂始终指向南方。

几千年前的中国人的祖先居然已经懂得利用“差速齿轮原理”!而几千年之后的人们在汽车时代才开始研究这个原理!

奶奶当然不懂汽车研究中的“差速齿轮原理”,但是自有属于她的解释。她对我说:“风后是根据天上的星星制造出指南车的。”

我一头雾水,茫然道:“根据天上的星星?”

奶奶很认真地点头,随后给我解释风后是怎样根据天上的星星造出指南车的。她说:“这得从五千年前黄帝大战蚩尤的传说说起。”

一听到奶奶要讲古老的传说,我立即来了兴致,也不管盆里的水是不是凉了,催促道:“快讲给我听听。他怎么根据星星来造指南车的?”我听过古人夜观星象来预测凶吉和天气,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古人还可以根据星象来发明木头器械。

奶奶娓娓道来:“据说黄帝和蚩尤作战三年,进行了七十二次交锋,都未能取得胜利。在一次大战中,蚩尤在眼看就要失败的时候,请来风伯雨师,呼风唤雨,给黄帝军队的进攻造成困难。黄帝也急忙请来天上一位名叫旱魃的女神,施展法术,制止了风雨,才使得军队得以继续前进。这时诡计多端的蚩尤又放出大雾,霎时四野弥漫,使黄帝的军队迷失前进的方向。黄帝十分着急,只好命令军队停止前进,原地不动。并马上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应龙、常先、大鸿、力牧等大臣都到齐了,唯独不见风后。有人怀疑风后是不是被蚩尤杀害了。黄帝立即派人四下寻找,可是找了很长时间,仍不见风后的踪影,黄帝只好亲自去找。当黄帝来到战场上时,只见风后独自一人在战车上睡觉。黄帝生气地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在这里睡觉?’风后慢腾腾地坐起来说:‘我哪里是在睡觉,我是正在想办法。’接着,他用手向天上一指,对黄帝说:‘你看,为什么天上的北斗星,斗转而柄不转呢?臣在想,我们能不能根据北斗星的原理,制造一种会指方向的东西,有了这种东西就不怕迷失方向了。’黄帝把风后的这个想法告诉众臣,大家议论了一番,都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然后,就由风后设计,大家动手制作。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造出了一个能指引方向的仪器。风后把它安装在一辆战车上,车上安装了一个假人,伸手指着南方。然后告诉所有的军队,打仗时一旦被大雾迷住,只要一看指南车上的假人指着什么方向,马上就可辨认出东南西北。”

22.

听完奶奶的故事,我不禁啧啧赞叹。

奶奶笑道:“风后还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第一个宰相呢。不过在黄帝遇到他之前,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但是他对《周易》非常熟。”

我和奶奶在这边屋子里讲话的时候,听得爷爷在另一间屋子里翻东西弄出的磕碰声。奶奶扭头朝爷爷那边喊道:“找到没有啊?别把我放好的东西都翻乱了!我懒得又给您老人家收拾一遍!”

我俯身搓了搓脚板,跟爷爷在文欢在那里待得太久,站得我腿脚有些酸痛了。我一边揉脚一边问道:“奶奶,不就一个算盘吗?爷爷怎么找这么久呢?”

奶奶摇头道:“我就说你爷爷不如你姥爹一半聪明。家里东西他都不知道地方,放在他眼前了,他还要翻过身去找。”爷爷对家里事情的不关心确实有目共睹,但是还不至于像奶奶说的那么夸张。我知道奶奶是习惯了和爷爷拌嘴,这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一天不见奶奶对爷爷说这说那,站在旁边的我都会觉得浑身不舒服。

为了让爷爷有充足的时间找算盘,也为了我的好奇心,我拉住奶奶问道:“您还没有说算盘是怎么发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