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话(第17/20页)
“她身上有鬼气,这是真的。你们大家都说她是女鬼,那真正的女鬼何不乘机把你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她身上呢?”和尚说。他不把铜鼎中的酒水倒出来,便将旁边的沙土捧回铜鼎中。爷爷接过他手中的铜鼎,放回原来的位置。
“你是说鬼妓还是存在的?”一人问道。
“当然在了。你们一直把传香当做女鬼,让真正的鬼妓趁机伤害了更多的人。”和尚说。
爷爷立即想到他和我在岔路看见的情景。
“假和尚说是鬼妓害的人没有错?”有人问。
和尚笑道:“人家要骗你会先给一点儿正确信息,好让你相信其他错误的信息。”
众人默然。
和尚说:“这个鬼妓确实是青楼女子所化。也确实是下身有舌头形状的孽障。知道这些并不奇怪,因为三十多年前,这一带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也是鬼妓吗?”一人问道。爷爷若有所思。
和尚点头:“事情发生的时候你们要么还没有出生,要么太小,现在不记得了。但是,这位你们的大伯应该知道吧。”和尚指的是爷爷,这里只有他称得上其余人的大伯。其余人都是二十多岁或者三十出头。
爷爷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答道:“唉。”
“我跟你父亲有过一面之缘的。”和尚蠕动嘴唇,说道,“你父亲是个很厉害的人。但是他只是把方术当做闲余消遣的东西。”
“你认识我父亲?”爷爷惊讶道。
和尚像没有听见爷爷的话,继续有些感伤地说:“你父亲聪明,这些方术就要绝传了。看看我,当年苦求技艺,还不是要带着这些到黄土里去?”
“别这么说,师父。”爷爷安慰他。
“现在我要求他的儿子帮我捉鬼了。”和尚说。此时一只苍蝇飞进来,栖息在和尚的鼻梁上,而和尚毫无知觉。
那一瞬间,爷爷说他闻到了死亡的气息。他仿佛看见一条黑带一样的游丝,悄悄来到和尚的身边,从和尚的鼻孔里进入,消失在和尚体内。爷爷说,很奇怪,从那时候起,他能看到死亡的来临,而站在旁边的人们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唯一跟爷爷心灵相通的可能是那只苍蝇,它首先闻到了腐烂的气息,提前来到和尚的鼻梁上。
60.
“我就要死了。死亡已经找上门来了。”和尚伸手捏捏鼻子,苍蝇嗡嗡地飞开,“捉鬼妓的事情就要拜托你了。”和尚的话说完,苍蝇绕了一大圈,又落在他的鼻子上。
“可是,我怕我没有这个能力,我没有跟我父亲学过捉鬼妓的方术。我在三十几年前遭遇过另一个鬼妓,我知道她的厉害。”爷爷迟疑地回道。
“呵呵,三十几年前的事情你也是见证人之一吧。我和你父亲就是那时见过一面,为这鬼妓的事,最后我和你父亲都遵照了你的意愿放过了她,她也果然像你所说,没有再出现过。”和尚言辞开始有些吃力,“但是,但是这个鬼妓不同以前那个,她的怨气太重。你只能收服她。就如那个两面佛,好的鬼我们可以引导向善,恶性不改的我们不能心软。”
爷爷轻声说:“可是我父亲没有把他的所学全部交给我,我没有办法对付鬼妓。”
和尚想了想,说:“你父亲不是有一本古书吗?他没有传给你吗?”
爷爷说:“传是传了,但是只给我古书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藏在哪里我不知道。只留下了七个字,猜出谜底才能找到后半部分。我到现在还没有猜出来。”
和尚问道:“哪七个字?”
爷爷说:“那七个字是‘移椅倚桐同赏月’。”
和尚笑道:“这是包公巧破对联案里的上联。花鼓戏里有这样的戏段子,你没有听过吗?”
“包公巧破对联案?”爷爷虽然也经常听花鼓戏,但是显然没有听过这一段。
后来爷爷跟我说到“包公巧破对联案”时,我也是一脸茫然。我几乎不听戏曲,觉得那是老人闲得无聊才听的东西,咿咿呀呀的烦人。因此我无从知道“移椅倚桐同赏月”的典故。于是,我问爷爷这个包公巧破对联案的具体内容。相信读者也跟我一样好奇吧。
当时和尚已经接近圆寂,没有这么多时间跟爷爷讲包公巧破对联案的故事,这些都是爷爷在和尚圆寂后费尽心血问了很多戏迷才得知的。这为我们寻找《百术驱》的后半部提供了很好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