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鬼戏(第4/17页)
有老人在一旁虎视眈眈地盯着,防贼似的,我们俩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回到旅馆之后,老板娘还在那儿嗑瓜子。看到我们,立刻热情地说:“你们俩看百机楼去了,怎么样,好看吗?”
我勉强点点头,老板娘接着道:“可惜你们来晚了,前些天有一个戏班子过来表演,镇里的人都过去看,可热闹了。”
唐川问道:“老板娘,他们,我是说那个戏班子什么时候走的?”
“嗯……好像走了五六天了。”
我算了算,大概就是唐乐枫失踪的那一两天。这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
“老板娘,既然我们看不成表演,你就跟我们说说戏班子的事吧。”我的语气故作轻快。
显然老板娘是那种特别爱唠嗑的人,我刚一提要求,她立刻就滔滔不绝地开始了。
3
前几天来的戏班叫锦玉班,他们是个很老的戏班了。据老板娘说,这个戏班每隔十年过来一次,她从四岁那年就跟着爹妈去看戏,这些年总共看过四次。当然,这么些年,其他的戏班也来过许多次,整个小镇的人都特别爱看戏,这也是百机楼存在这么多年的原因。
锦玉班每次来小镇,通常都是演满三天统共六场。锦玉班一来,哪怕是再忙,镇里人也会抽出空去看表演。虽说锦玉班的表演确实非常精彩,但是大家都去看的原因,却是因为锦玉班演出的东西跟其他戏班不太一样。
因为,他们专门演鬼戏。
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什么是鬼戏。这里说的鬼戏,其实是两种比较传统的戏目,一种叫目连戏,另一种叫傩戏。这两种都是十分传统的戏剧,锦玉班常演的都是目连戏和傩戏中的戏目,但是他们上台并不画脸谱,而是戴着木制的面具。
台下的观众观看着台上的人戴着青面獠牙或者吐着长舌头的面具,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从前锦玉班曾经传出这样一句话:演鬼就是鬼。按照我的理解,其实就是演什么就该像什么。但是这句话在小镇人的心里可不是这么解的,他们认为,演鬼的演员在演戏时其实已经不是他们自己,而是被某个“鬼”附身了。
演鬼戏禁忌繁多,先不说演戏的艺人到底要遵守多少条规矩,就连看戏的观众都不能随意喧哗走动,不能中途回家,更不能口出秽言,或者做一些不规矩的事,否则就会把附身在演员身上的鬼招来,之后会倒霉甚至死亡。
明明有着这么恐怖的传闻,可是看戏的人依然是每场爆满,经常连戏楼附近的大树上都挂满了人。
为什么鬼戏有这么大的魅力?
对于鬼神,大多数人即便是不信,但是心里其实都忌讳,同样也会好奇。看过锦玉班的鬼戏,整个人都会沉浸在恐怖紧张的气氛当中,有时过去几天都缓不过来。
前头说了,锦玉班每十年来一次,开场时几乎整个镇子的人都会来看。锦玉班演的戏固然好看,但其实还有一些别的原因。很多人都认为看过鬼戏之后,身边的鬼就会被吸引过去,自己身边就干净了,还有的人是为了免灾和祈福。锦玉班的鬼戏就像是一场神奇的仪式,一场心灵的洗礼。每年都有许多戏班过来演戏,他们的戏目偶尔也会跟锦玉班重复,但是其他戏班的戏看起来就完全没有锦玉班的那种感觉。
老板娘唠唠叨叨地说完后,捂着嘴打了个呵欠。我和唐川也累了,虽然我精神还处于亢奋状态,但是身体却撑不住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我被谢如秀给弄醒,疲惫地从床上爬起来,坐了好半天才缓过神。
早餐桌上,我随口说起夜探百机楼的事,谢如秀听说后立刻不干了,非要再去看看。反正昨晚也没看出个究竟,我和唐川也正打算再去一趟,还要跟昨晚见到的老人聊一聊。
老人一直守着百机楼,也许唐乐枫拍照的时候他曾经见过她,虽然希望比较渺茫,但必须问一问。
我们三人来到百机楼,晴天白日下看百机楼又是一番味道。离百机楼不太远的地方有一座小小的平房,我直觉上认为那里就是老人所住的地方,于是向着小房子走去,没想到,却看见房门上支棱着一把大锁。
我正对着锁发呆时,听见一个声音说道:“你们怎么又来了?咦?还多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