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附肚童神 第四章 附肚童神(2)(第3/3页)
当日,三藏法师将经书掉进河里之后,他的徒弟入水捞经,却只取回了一部份大乘的“经”,而小乘的“谶”则随水漂流,一部分的“谶”流入了云贵高原的少数民族手中,而另一部分则流入了茅山道士的手中。
由于云贵高原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多为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多潮湿,山区中毒虫众多,怪药生长。所以,“养虫”和“巫医”在当地极为盛行。三藏法师的“谶”流入这些地区后,被当地的巫师和魔公采纳,结合“养虫”和“巫医”,演变成了蛊术。
而流入道士手中的那部分“谶”,则被一个叫洛有昌的宋代茅山道士加以利用,创造出了洛降。
洛有昌原是茅山门人,因其擅自以茅山术谋取私利,被当时的茅山教掌教陆祥凌真人打断双腿后逐出了师门。洛有昌被逐之后,不但不思悔改,反而怨恨熏心。干脆放弃了对茅山术的钻研,开始专心研读“谶”中所载的害人之术,创造出了以茅山术为基础的害人降术,称为洛降。洛有昌广收心术不正之人为徒。时至元初,洛有昌自立“降教”,洛降也由此被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