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情况不妙(第3/4页)

就算付先锋和谭龙力保白战墨,将剩下的六票全部拿到手,也是功败垂成,况且剩下的几名常委之中,除了政法委书记陈玉龙、副市长何江华和军分区司令员王延龙的几票之外,市北区区委书记孙爱勇一向爱走中间路线,但他在面对陈风和付先锋之间的选择时,还是会向陈风妥协。

没有人会在陈风力挺夏想之时,还公开和一把手作对,除非和付先锋之间有足够的交情和利益,否则在关键上选择之上,肯定会向一把手倾斜。

所以对于今天的常委会,不管是陈风、胡增周还是方进江,都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自信,除了李丁山。

李丁山看了稳坐钓鱼台的付先锋一眼,心中不安的感觉却越来越强烈。因为付先锋的表情太镇静了,神色太坦然了,仿佛是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自信。不知道为什么,李丁山直觉认为付先锋看似仓促提名白战墨的背后,其实是一出精心设计的妙局。

而且说不定还准备了很长时间。

胡增周见众人都不主动发言,他就笑着向陈风点头示意,首先说道:“就我个人的看法是,夏想同志工作作风扎实,在他以前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受到过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表彰,是一个可以托付重任的好同志。我认为,由他担任区委书记是合适的。另外,周立波同志的提名,也符合组织程序。”

胡增周表明了坚定地支持夏想的立场。

李丁山也随后发言:“夏想同志虽然年纪不大,但经验丰富,资历深,是从基层一步步做起的干部,先后担任过副乡长、城中村改造小组副主任、主任、安县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和安县县委常委等职务,现任燕省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综合一处处长,并代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今年上半年,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特意借调到商务部工作三个月,受到了易向师部长的大力好评,亲自写下评语发给省委,称赞夏想同志是一位工作诚恳、有才能有见识的好同志,好干部。同时,夏想同志在京期间,还顺利地完成了学业,获得了邹儒教授亲自颁发的研究生文凭……”

众人听了,都心中一惊,心想夏想好手段,怪不得跑到了京城几个月,原来落脚点在资历和文凭上面。几个月下来,资历也有了,文凭到手了,正好回来赶上重大的人事任命,可以锦上添花地为履历再写上漂亮的一笔。

聪明的手段,漂亮的举动。

付先锋嘴角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不经意地看了谭龙一眼,二人的目光迅速交接了一下,随即错开。

李丁山继续不遗余力地宣扬夏想事迹:“夏想同志兢兢业业,在领导小组工作期间,为大力推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做出了巨大的成绩。他不但身体力行,为单城市和宝市的改制殚精竭虑,四处奔走,还为两市引来了巨资,奠定了两市改制的基础。单城市的文化旅游项目,将台酒厂,以及刚刚获知消息已经获得了铁道部批准的通海铁路,等于为单城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宝市的柯达合资和太阳能合资项目,共计20亿美元的外资,都是在夏想同志主导之下,大力促成的结果。还有万里汽车厂,汽车配件厂,等等,都有夏想同志的身影,可以说,夏想同志是燕省产业结构政策的大力推行者,正是因为有他的努力贯彻和领会了省委省政府的意图,才促使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获得了预期的成功。也正是因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成功,才有了燕市成为第二批试点城市的可能,也才有了环城水系的开工建造和下马区的成立!”

李丁山掷地有声地总结说道:“所以我认为,夏想同志不但是最合适的担任下马区区委书记的人选,也是唯一的人选!”

李丁山说完,常委会鸦雀无声。

陈风终于也发现了一点不同寻常之处,就是今天到目前为止,常委上还没有一点反对的声音,仿佛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

沉默不代表赞成,沉默也有两种可能,一是默认夏想的任命,二是时机不到,时机一到,有可能就会突然发出强有力的反对声音。

陈风不是没有政治头脑的人,他敏锐地意识到,今天的沉默,绝对不会是第一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