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下一个起点(第3/4页)

对于燕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下一步的思路,夏想除了列举了几个他认为需要改制的企业之外,重点就新增下马新区的建议,写了一份详细的可行性报告。

下马新区是夏想的梦想的起点,是他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以来,一直致力于达成的目标,寄托了他人生的重大理想。

夏想的可行性报告写的非常详细,力求一举通过市委市政府的讨论。

“第一期建设区为南水北调以东、京珠高速公路以西、下马河南岸1000米以北、北岸2000米以南范围,约70平方公里,建设行政、会展、文化、教育、总部经济、休闲居住等项目。三年内计划完成道路网络框架,力争完成下马和南水北调水系以及会展中心、市行政中心、总部经济、职业教育园区、文化设施、休闲居住设施等大型项目……”

“在建造新区的同时,推动环城水系的建设,争取新区和环城水系同时上马,在三年的时间之内,还燕市一片碧水蓝天,同时因为新区的建设,不但带动了大量就业,拉动内需,还可以为燕市早日成为有影响力的大都市奠定好坚实的基础。新区保守估计可以增加50万人口,新增5万个就业机会,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企业的改制能比得上增设新区的巨大创举。”

“下马新区将以下马河、环城水系生态综合整治为依托,打造集会议博览总部经济、教育科研、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生态型新区,规划区面积55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0平方公里,和燕市的东南部的高新产业开发区以及西部的旅游区形成互补之势……建设下马新区,是有效解决燕市城市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综合承载能力不强等长期制约省会发展突出发展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充分利用省会东北部空间广大、历史文化积淀浓厚等优越条件,优化省会城市空间发展布局、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完善城市繁华舒适功能、建设现代一流省会城市,推进全市科学发展的重要抉择!”

写好之后,夏想连看三遍,自我感觉还算满意,长出了一口气。

关于下一步的安排,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大的草稿。

第二批试点城市相比第一批,对夏想来说已经没有了多大的激情和难度,因为万事开头难,单城市和宝市的成功,已经让许多投资商看到了希望,产生了信心,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将会更坚定,步子也将走得更大,有了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基本上顺水顺风,路子不再难走。

将省里政治上的阻力和京城舆论上的置疑都摆平之后,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燕省上下的共识,没有人再不识时务地跳出来反对,几乎推行起来畅通无阻,除了各地市一些内部的阻力之外,没有太多让夏想担心的地方了。夏想的心思就从其中跳了出来,将目光重点落在了他下一步的布局上面。

燕市的环城水系和新区,在他重生之前刚刚提上议程,还没有来得及付诸实施,不过也是早晚的事情,所以夏想才有信心提前推动新区和环城水系的建设,提前让燕市有一片碧水和蓝天。

在全国所有的省会中,燕市可以说是最没有特色的一个。不是说经济上没有特色,定位上也模糊不清。曾经有一段时间想将燕市定位成全国的药都,因为燕省制药的原因,再加上附近有一些还算小成气候的中草药基地,就有学者向市政府提出,燕市以后可以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制药基地。

当时燕省制药的效益还算不错,在国内也有足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市政府对这个提议也一时心动,专门开会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在众多专家学者众说纷纭还没有得出结论之前,国内经济形势大变,燕省制药的效益一落千丈,药都一说就不了了之,再也无人提起。

再后,又有不少人重提燕市的城市定位问题,结果却是讨论来讨论去,实在没有办法给燕市一个准确的定位,为什么?因为燕市实在是太没有特色,甚至有人戏称,没有特色就是燕市最大的特色。比如说燕市人最爱吃的小吃是天津的煎饼果子、西省的牛肉水饺和拉面,安徽的板面,最爱吃的菜系是京菜和川菜,要问燕市本地的特色小吃和地方饭店,还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