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吴家有事(第3/4页)

进入政治局相当于是副国级了,吴才洋的步伐确实稳健,果然是个厉害人物,能在和吴家老爷子决裂的情况下走到今天,也不简单。

不过按照惯例,吴才洋提了副国级,吴家老爷子也要卸掉一切职务,难道是吴老爷子要完全退下了?是了,如果没有吴老爷子的默认,没有他的点头和出手相助,吴才洋再厉害,也不可能凭借个人之力升到副国级。

“老爷子要下了?”夏想问道。

“是呀,老爷子近来身体不行……还是身体要紧,就着手准备退下来的事宜了。我们兄弟三人中,只有二哥的履历最好看,资历也够了,老爷子再不情愿,也只有扶二哥上位,形势比人强……”吴才江的话多少有点落寞之意,他原以为老爷子还能顶上几年,至少也让他外放一届省长之后,最乐观的情形就是到一个大省任书记,进政治局,再不济,也要候补。不成想,老爷子的身体大不如从前,医生建议最好休息。人命大于天,经过商议,还是做出了以上的决定。

老爷子再不高兴,吴才洋也是他的亲儿子。吴才江再不乐意,他没资历,现在扶,也扶不上去。果然是人算不如天算。

吴才江就不免发出了时不我待的感慨。

“下一步吴部长有什么想法?”夏想对吴才江的现在的位置很不解,教育部副部长,又不是常务,基本上很轻闲,他年纪不大,怎么会甘心呆在教育部?

“我下一步也要动一动,你猜猜看,我会去哪里?”吴才江有意考一考夏想,因为连何副总理也夸夏想有头脑,反应快,他就有意测试一下夏想的大局观,是否对京中的局势有自己的见解,“提个醒,我要到一个更空闲的部门呆一段时间,不过还是小升了一步,提了正部级。”

夏想顿时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团中央第一书记?”

“啪”的一声,吴才江惊讶地一拍桌子:“怪事,你怎么一猜就中?”

团派势力的崛起在即,吴老爷子是何许人也?肯定目光如矩,早就看清了局势。自己是沾了重生的光,但沉浮官场一生的老爷子也不是寻常人物,也有惊人的判断。当然,在政治斗争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眼光和选择,要不也不会有许多人因为站错了队或是用错了人,而导致惨败。

表面上看吴老爷子退下只提了一个吴才洋进政治局,而吴才江虽然提了正部,但到了团中央,就算担任了第一书记,也会被许多人看成明升暗降。按照以前的惯例,团中央不算是要害部门,下一步升迁的机会不大。

但夏想却知道,从此以后,团中央将真正成为省部级干部的摇篮。

团中央第一书记是正部级,其他书记是副部级。吴才江过去的话,估计会在书记的位置上过度半年,再提第一书记就顺理成章了。吴才江才45岁,在团中央任职年龄虽然稍大一些,也说得过去,关键是两年之后,他就有可能外放任一届省长。

做得好的话,也能到大省做到省委书记的高位。不过只要吴才洋在京城的话,吴才江就很难回京任职,否则兄弟二人都同时在一处担任要职,也说不过去。国内的事情也要讲究一个避讳,兄弟二人肯定要有一个甘于平淡,一个台前,另一个必定要躲到幕后。

“团中央是干部的摇篮,是出人才的好地方。”夏想也不多说,就及时转移了话题,“吴部长今天要我过来,有什么吩咐?”

“没什么要紧事,一是说说若菡,二是有件事情,我想劝劝你。”吴才江才想起今天叫夏想来的主要目的。连若菡的事情如果被吴才洋或是老爷子任何一人知道了,或许会有无法收拾的后果。但也许一时半会他们也不会知道,但眼前的事情最为紧要,他出于爱护夏想的想法,也要劝他慎重从事。

“反驳程曦学的文章,你还是不要写了,就让邹儒去写好了,他是教授,由他出面,只会被人当成是学术上的争论。而你的身份特殊,如果你写出的文章发表出来,就等于公开向程曦学的背后之人宣战了。”不管怎么说,夏想现在和吴家也有割舍不断的联系,吴才江对连若菡虽然感情不深,毕竟连若菡也是吴家的后人,一句叔叔叫出,也是血脉相连,况且连若菡是老爷子最喜欢的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