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宣传战(第3/4页)

程曦学用慷慨激昂的语句列举了国内数省产业结构调整之中引发的腐败案件,以及曾经的国有品牌在合资之后不但成为跨国公司的附庸,甚至连自有品牌也被雪藏,表面上当时确实是引进了几亿甚至十几亿外资,但几年之后再看当时看似有利可图的合资,其实是变相等于自掘坟墓,十几年辛苦打造的品牌毁于一旦,而十几年辛苦建立的销售渠道却被跨国公司轻松地据为己有。

不得不说,程曦学的眼光很敏锐,观点也有可商榷之处,也确实指出了产业结构调整之中的种种弊端,也起到了针砭时弊的警醒作用,但也有以偏概全、只看缺点不说优点的偏颇之处。诚然,产业结构调整也确实造成了国产资产流失和自有品牌的消失,但如果不把一家企业放到市场大潮中去搏击风浪,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只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有经受得起市场考验的信心和能力。

但在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必定有一些企业因为自身的原因而被淘汰,许多原有的知名品牌慢慢消失,尽管有许多人为因素,但也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燕省曾经名震一时的手表厂和电视机厂,现在已经倒闭破产。国内曾经消失的品牌还有香雪海冰箱、飞鸽自行车、双鸥洗衣机等等,当然象秦池一样没有底气没有根基的爆发户品牌就不一值一提了,倒闭是必然的,不倒闭才不正常。

市场的选择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合资也好,不合资也好,总会有旧品牌倒下有新品牌重新兴起,把一切都归罪于产业结构调整,归罪于引进外资,说轻了是过于保守,说重了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没事找事了。夏想清楚的是,程曦学作为国内经济学家的代表性人物,被一些人尊称为泰斗,他的学说深受京城中许多高层的赏识。大凡高级学者都不是普通的学者身份,他们还是中央和国务院的经济顾问,他们发表的言论,尤其是在国家日报这样的大报之上,就是一个极其强烈的政治信号!

就是保守势力向新兴势力一次公开挑战!

还好,夏想又将文章看了一遍,文中没有提及燕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否则只要一有燕省的名字,叶石生必定会大为震惊,说不定又会由公开支持变为态度暧昧,甚至还会放慢前进的步伐。叶石生从根本上讲还是保守的性格,身为省委书记,对政治风向的转向是非常敏感的,不敢稍有放松。

不过即使如此,夏想也相信叶石生看到这篇文章后,也会犹豫半天。当然夏想并不清楚其实叶石生事先已经接到了何副总理的电话,也多少有了心理准备。

国内的宣传阵地阵营非常明显,几大国家媒体分属几方势力。夏想想了一想,又下车买了一份青年报和一份经济日报,仔细翻看了一遍,上面没有任何反常的声音发出,一如既往的平静。

估计也是事先没有得知国家日报会有一篇反对的文章发出,相信用不了两三天,青年报和经济日报就会有所反应。不过此时易向师和何辰东应该已经看到了文章,说不定已经在商议对策了。

开车到了社科院时,夏想已经迟到了整整一个小时。第一次见邹儒就迟到,听说邹儒脾气不好,说不定要挨训。

夏想来到邹儒的办公室门前,微微平息了一下紧张的心情,轻轻敲门。

连敲三声,无人回应,但明显可以听到里面有人走动的声音,夏想只好再敲。

又敲了三声,还是无人说话,夏想纳闷,不会是邹儒生气了,故意不让他进门?无奈之下,只好再敲。

刚敲一声,就听到里面传来不耐烦的声音:“已经敲了七声了,而且里面的声音你在外面也听得到,证明里面有人。你要真有事,就推门进来,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就走开……懂不懂?”

还真不懂有这样的规矩,夏想摇头一笑,怪人有怪规矩,还真不用和他较真……他就直接推门进去,一眼就看到邹儒正手拿一份报纸,在房间中转来转去,一脸焦躁不安。

邹儒一见夏想进来,虽然不认识他是谁,但因为心中憋闷有话要说,就将报纸递到夏想眼前,说道:“你来瞧瞧,你来看看,程曦学枉为泰斗,睁着眼睛说瞎话,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我真想当面质问他,良心何在?师德何在?公正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