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付先锋的聪明之处(第3/4页)

下午因为有事要去一趟市委,夏想就开车来到了市委大院,停好车,刚想上楼去见陈风和胡增周,却意外地在院中遇到付先锋。

付先锋来燕市有一段时间了,夏想也没有和他见过面,没那个交情也没有必要。今天偶遇,夏想就点头一笑:“付书记好。”

付先锋点点头:“夏处长现在可以说是位高权重,掌握着两个试点城市的资源调配,万一哪一天燕市也成了试点城市,我还得接受你的领导,呵呵。”

夏想对付先锋的话不置可否,却说:“付书记就不要调侃我了,领导小组刚成立,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如果您有什么高见,我倒可以学习学习。”

夏想不过是随口一说,付先锋不知是装傻还是故意为之,竟然说道:“高见倒谈不上,不过我还真有几句建议想对你说一说,怎么,有没有兴趣听一听?”

夏想就站住脚步,一脸好奇地说道:“付书记有指示精神,当然要听。”

付先锋对夏想的态度还算满意,尽管他也清楚夏想未必把他的话当成一回事:“单城市位于四省交界之处,南有南河省,西有西省,东有齐省,虽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但只有南北交通发达,东西交通很受制约,就缺少发展成大都市的契机。如果单城市能够联通东西两省,修建一条东到齐省省会鲁市,西到西省省会晋市的大动脉,再充分利用其座落在南北要道之上的优势,单城市就有望成为燕省的南部重城,也可以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夏想一脸惊讶地看了付先锋一眼,心中闪过一丝敬佩。别说,付先锋的眼光也确实不错,提出的建议也是他曾经想过的策略之一,但因为耗资巨大,实现的可能性极低,就直接放弃了。四省交汇之地不假,但想要修建连接齐省和西省的大动脉,无异是天方夜谭。任何时候一旦涉及到两个以上省份,光是处理各种关系协调各方利益就会复杂得让人头疼,除非是在国家的战略计划之内,否则根本无法实施。

“宝市离京城太近,是劣势,但也是优势。可以在宝市修建大型的购物商场,利用宝市低廉的地皮价格和人力优势,做到在销售上面的价格优势。相信在京城有许多追求高档品牌但又囊中羞涩的面子人,会愿意开车花上两个小时,来宝市消费,如此一来,宝市就增加了税收和就业机会。等人流形成了气候,也会带动宝市其他方面的消费,形象有了,城市的品味就提升上去了……”

付先锋侃侃而谈,对单城市和宝市都有建议,而且谈论起来如数家珍,看来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

如果夏想没有事先得知付家即将对燕市的投资,他还不清楚付先锋说出刚才一番话的真正用意。但等他听完付先锋对宝市的建议,顿时明白了在付书记的热心之中,原来藏着不易察觉的私心。

前面对单城市的提议只是抛砖引玉,后面对宝市的建议,才是付先锋的真正用意——他是想让自己说服曹永国按照他的思路对宝市进行规划,付家涉足的经济领域就是高档百货,宝市有意引进的话,付家正好得了便利条件,乘机杀入宝市的零售业市场,也趁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会得到许多政策和贷款方面的扶持。

付先锋果然眼光犀利,来了一手声东击西。因为他也清楚,对单城市的建议是空中楼阁,口惠而实不至,而对宝市的提议才是他的重点,换了一般人,会对他的热心心生感激,同时因为单城市的提议没有可行性,而在宝市兴建高档百货,似乎也切实可行,说不定就会深信不疑。

夏想连对在燕市兴建高档百货都不看好,更何况消费能力尚不如燕市的宝市?对于付家这样的大家族来说,他们到某一地投资,承诺投资5亿,恐怕实际到帐资金不过5000万,然后只要进入当地市场之后,就会施展各种手段,通过种种关系申请贷款。项目最终赢利自然是双赢的结果,项目如果失败了,付家也有足够的方法收回前期的资金,扔下一个烂摊子就走,至于银行贷款,对不起,就是当地政府和银行的善后问题了。

正是因为看不到高档百货的赢利前景,夏想对付先锋的提议一点也不动心,淡淡地说道:“付书记的想法确实不错,等我回去后好好研究一下,然后再向领导请示汇报,看领导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