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故宫老墙和煤山鬼怪(第4/7页)

50年代初,在故宫密室中发现的珍宝,如今在故宫博物院珍宝馆里都能看到,但那两件骨器一直没有展出,是封存起来了还是怎么样,咱们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的珍宝馆是在故宫东北面,那里属于后廷,离珍妃跳井的地方不远。既然之前说到故宫里的怪物,接下来就说说珍妃井。八国联军打进北京那一年,慈禧太后要逃亡西安避难,老佛爷一直看珍妃不顺眼,当作是眼中钉肉中刺,一直把珍妃幽禁在冷宫里,临逃之前非要找个借口把珍妃这小妖精弄死,就称洋兵洋将很快就要打进北京城了,不能让珍妃留下受辱,万一让洋鬼子糟蹋了,可是有损国体,让珍妃投井自尽。珍妃活得好好的,怎么能甘心自尽,当时奋力挣扎,最后让慈禧手下的心腹太监,给活活推进了井里,结果香消玉殒成了水鬼。后来慈禧回到紫禁城,夜里常做噩梦,梦到珍妃披头散发从井里爬出来找她索命,那情形比午夜凶铃还恐怖。慈禧受不住吓,只好命人把珍妃的尸体从井里打捞上来好生安葬,比较邪性的是井下尸体仍然栩栩如生,这也可能是后人以讹传讹,到了民国时期有件大案——夜盗珍妃墓,那已是后话了。咱不说土贼当年如何夜盗珍妃墓,我听二舅讲,在50年代清整故宫的时候,有人在这口珍妃井附近看到过很奇怪的东西。

珍妃井是在景祺阁,属于紫禁城的后廷,二层的一座阁楼,当时管理处的人都听过珍妃井闹鬼的传闻,大白天往这走也觉得瘆人。井口看起来不大,珍妃要是稍微胖点,硬塞也塞不进去。不过以前这井口是八角的汉白玉栏杆,号称八角玲珑井,那会儿井口还很宽,50年代初期这口珍妃井已经枯得见底了。当时夜巡队曾有人经过庆寿堂,晚上听草响,还当是有野猫,拿手电筒照过去,就看有个很瘦的小孩,样子古里古怪,有鼻子有眼,站直了可能还没普通人大腿高,身上白乎乎的全是毛。

说这怪物是小孩也不太像,倒像浑身白毛的小猕猴。夜巡队的人也是胆大,几个人呼啦啦往上一扑,就想逮住这只小白猴,不料那家伙逃得飞快,蹭蹭几下就上墙了。夜巡队借着月光从后面追,打庆寿堂一直跟到景祺阁,就看它一溜烟似的逃进了珍妃井,等夜巡队追到井前,往里看黑咕隆咚看不到井底。后来疏通这口古井下的淤泥,有工人下去看到井壁很滑溜,不可能有东西从底下爬上去,在井下挖出不少淤泥,但没挖多深,底下“咕咚咕咚”往上冒水,有人说这口井深处可能通着筒子河,当时也不敢再挖了,任凭井水自己涨落。这件事二舅只是听当事人讲过,后来随着故宫对外开放,进出的人越来越多,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也就很少再有了。不过现在的故宫仍有很大一部分区域,从不对外开放,其中几个地方在深夜十二点之后,即使是夜巡队也不敢去。

最让夜巡队怵头的地方,主要在紫禁城后廷东面。故宫里千门万户,不熟悉的人进来就跟进了迷宫一样。紫禁城前面是主要是三座大殿,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从明朝开始,这三重大殿一棵树也没有,按民间的说法,不种树是怕有刺客躲在树上,实际不是这么回事。

紫禁城外朝三大殿自古不种树,近代稀稀落落有那么几株,还是辛亥革命之后所栽,长得也不好,后来又给砍了。以前朝廷不让种树,主要是为了衬托宫殿宏伟威严的气势。您想古代的文武官员前去朝拜天子,先经过天安门,踏着漫长深邃的御道,在层层变化起伏的建筑中穿行,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逐渐扩大,最后进入太和门,看到宽阔的广场上三重大殿巍峨耸立,人的精神压力至此被放大到了顶点,至高无上的天子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二舅还听老贾同志提过,宫殿前不种树,也和五行风水有很深的关系。紫禁城讲究的就是天人呼应,皇帝在五行里占个土,木克土,触了霉头,这也是三大殿前没树的缘由之一。故宫里这种忌讳很多,比如紫禁城好多地方有门匾,上头用满汉文字写着什么什么门,可你仔细看,每个门匾上的“门”字,都没有底下的勾角,末笔皆是直上直下,没有底下的勾,这只是诸多忌讳之一。往东还有一座闹鬼的“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