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夜盗董妃坟(第11/13页)
燕尾子说:“这不算什么难事儿,大哥跟四弟就在屋子等着吧,我天黑之前准能回来。”石匠李长林坐不住了,问崔老道:“哥哥我干点儿什么呢?”崔老道想了想说:“为兄这几天馋耳朵眼儿炸糕,这里还有几个大子儿,你拿着这点儿零钱,到城里买趟炸糕,回来咱仨一起吃,也记住了,天黑之前必须回来。”
李长林说大哥你放心,我这腿儿快,天黑之前准能回来,说罢拿着钱进城了。
不提燕尾子怎么找木匠买木头杆子,单说石匠李长林,赶到城里南云河边上,找到耳朵眼儿炸糕铺,买了一大包炸糕。
耳朵眼儿的炸糕可太有名了,炸糕铺子在北大关,前文书提到的狗不理包子也在这附近,都挨着南运河,以前这地方商铺云集,是最繁华的所在,您听耳朵眼儿胡同这地名也能想象得到,那是一条曲里拐弯的小胡同,胡同里有个炸糕铺子,这铺子叫“增盛成”,名字太绕嘴,大伙就按地名叫成耳朵眼儿炸糕,两位店主是亲哥儿俩,祖传三代的手艺,在天津卫一提耳朵眼儿炸糕,没有不知道的,穷人吃一个解馋,富人买一篮子当早点,有没有钱的都喜欢吃。
耳朵眼儿炸糕外头是黄米面儿,里面是甜豆沙馅儿,黄米一定选河北产的黄米,用上好的红小豆和红糖,拿生芝麻香油调和拌馅儿,做成团子形状,然后放到油锅里炸透,火候很难掌握,手艺好的炸出来一不焦糊二不跑馅儿,薄厚均匀,色泽金黄,吃起来外焦里嫩,香脆酥甜。
石匠李长林到铺前,买了一篓子十个油炸糕,他就纳闷儿这都要命的时候了,崔老道还有心思馋炸糕,由于路途很远,他不敢耽搁,匆匆忙忙往回赶,到小南河赁来的那间房里一看,燕尾子也刚回来,按照崔老道的吩咐,把木头杆子全做得了。
崔老道拿出炸糕让两人吃,吃完炸糕关上门不出去了。夜里董妃的阴魂在屋外转悠,从门缝里往屋里吹气,阴风吹得那幅破画摇摇欲坠,画上的颜色越来越淡,燕尾子和李长林提心吊胆一夜没睡,这么着又过去一天。眼看那幅古画挂不住了,看来那厉鬼已经想出了进屋的办法,今晚它再隔着门吹几口阴气,这幅画就完了。
天亮之后,崔老道对两个人说:“咱们弟兄能不能活命,全看今天了。”
燕尾子和李长林都快急死了,都说今天晚上那厉鬼找上门来,吹上几口阴气,这幅挡鬼的图画非得变成碎片不可,到时候就是咱们三人的死期了,大哥你到底有没有办法?
崔老道说:“这不是准备木头杆子,那还剩下俩炸糕吗?老话怎么讲,人不该死总有救,我拿这些木头杆子和炸糕出去办件事,倘若是咱们命不该绝,这事儿一定能办成,办不成那就是老天爷不给咱们留活路了,咱也只好认命。”
原来崔老道知道这小南河,河边有一大片坟地,人们从坟地附近路过,总能看到坟窟窿里钻出只大黄鼠狼子,老天津卫人说话吃字儿,比如一个地名三个字,拿话说出来就剩下两个字了,比如百货公司,说成百公司,合作社说成合社会,杂货铺说成杂铺,把中间那个字省了,这叫“吃字儿”,说黄鼠狼就叫黄狼。
村民常看见坟地里有只大黄狼出没,白天在那晒太阳,夜里也到处转悠,进村偷鸡,有人就想逮这只黄狼,可这黄狼太狡猾了,你下套它不钻,扔饵食它不吃,让狗去咬,狗不敢过去,你想拿枪打,瞄准了之后这枪说什么也打不响,人们就说这条黄狼有道行了,谁也对付不了它。
不过崔老道认识两个人,这俩人也是亲哥儿俩,一个叫曹虎一个叫曹豹,逮狐狸逮黄狼,一逮一个准儿,逮到手全是活的,而且不用挖坑设套,也不使猎枪猎狗,祖上传下来的奇门之术,用梅花竿,这竿子一共三十六根,当中绑上红线,找到有狐狸黄狼的洞穴,按乾坎艮震金木水火土这八卦五行排列插到地上,不论是狐仙黄仙多大的道行,只要钻到这阵里,它就得在那些木桩子里东一头西一头地绕圈,到死也转不出来。
因为这办法太狠,曹氏兄弟已经有很多年不用,崔老道找上门去,说要逮那只大黄狼,请这两兄弟出手,这饵食和木杆子都替他们准备好了。曹家哥儿俩一听连连摇头,崔老道犯不上为了打普通的狐狸黄狼,登门恳求,打的一定是有道行的东西,这事儿损阴德。崔老道说二位,咱打个比方说,比如让两位出手逮住坟里这只大黄狼,你二位得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