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七章 识破身分(第3/4页)
他想起夷蝶,临别时她眼中滚着的泪花,还清楚呈现在他的记忆里。他在这刹那觉得生命充实和有意义,儿女之情,家族之恨,令他激起雄心壮志,决定放手大干。
双脚一夹马腹,骏马一声长嘶,在大道上哗啦啦冲去。
他第一个目的地,是楚国重要军事和经济的重镇上蔡。这也是中行藏身之所。
「上蔡」原是西周至春秋时期蔡国的都城,在楚国的征伐下,蔡国被迫迁往「州来」,上蔡被纳入楚国的版图。
春秋中期,楚国的军事形势主要是「方城以为城,江、汉以为沟」,兵力局限在南阳盆地及长江汉水流域。若要北上争霸中原,军队调遣和辎重的运输,都要通过难行的伏牛山区,殊多不便。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必须在「方城」之外,於伏牛山区的北面建立新的军事基地,所以大兴干戈,蚕食小国,建立了「东不羹城」、「西不羹城」、「陈城」、「上蔡」四个军事基地,形成北面的屏障,进可攻,退可守。
其中尤以上蔡城周围汝水迂回,岗岭起伏,地势最为重要。
兼且上蔡地处黄淮平原,商朝时已开始发展,西周时期这是诸侯林立之所,土地经过垦植,经济发达。又为蔡国故都,交通便利,人烟稠密,是淮河流域的重要城邑。经过了叁十多日昼夜赶程,却桓度潜返荆楚,抵达这军事的重镇。
却桓度和卓木长在城内东面一所大宅会面。
卓本长一脸欣善,宅内满布手下,约有五、六十人,小部分是昔日随却桓度逃出的家将,其馀大部分都是新脸孔,却桓度知道是卓本长召来训练,散在四方的却氏子弟。
他们见到却桓度,激动兴奋,一一上来施行大礼。却桓度见到这批新旧手下,都处在巅峰的状态,不断点头表示满意。
每一个晋见他的手下,都露出真心崇敬的神色,他知道自己已不是昔日的公子哥儿,经过多年来的出生入死,领兵带将,培养了一种领袖的气度,不战而能屈人。
却桓度一声长笑,声含慑人劲气,他必需在短时间内在这批家将前建立声势,激励士气,所以在适当时机,便要露上一手。
笑罢却桓度向卓本长道:「本长,你做得很好。」
卓本长风霜满脸,脸上的疤痕,隐约可见。连忙道:「主公夸奖。为了避人耳目,剩下这里只有五十五人,但全是最精锐的我方好手。若有需要,我随时可调来超过叁百人的实力。刻下这些人都集中在附近几个大城,负起侦察的任务。」语气中露出强烈的信心。
却桓度连连点头,现下只是偷袭暗杀,攻其不备,这样的实力,是足够有馀。何况还有他这张王牌。
却桓度道:「中行的情况如何?」卓本长脸上露出咬牙切齿的神色,恨不得生噬中行的血肉,沈声道:「这叛徒现在是上蔡城的副守将,我曾以种种手法,调查他的生活行藏,这人心中有鬼,怕我们报复,故而行踪诡难测,从来没有确定的行径,很难设下伏击路线。」
却桓度道:「这叛徒终日提心吊胆,尤其我击败襄老,实力大出他意料之外,想来很难高枕无忧,任他有叁头六臂,绝难逃离我的掌心。」说到这里一阵沈吟,续道:「此城若有任何军事行动,如例行的操演,他定须出席,不知你在这方面有什麽情报?」卓本长露出赞许的神色,却桓度这一问,刚好也是他计画的关节,心悦诚服地道:「十五日後,费无极会亲来此地巡视,到时将会有各类型的军事演习和行动,中行无可避免地要不断现身,届时当有可乘之隙。」
却桓度赞许道:「本长你思虑细密大胆,一般情形下,这类车车演习时,防卫最为周密,岂知物极必反,人的心理非常奇怪,在这种情形下,因为不相信有人敢於行事,所以反而松懈下来,只要我们能定下严密的逃走计画,便十拿九稳。」却桓度心下电转,不知应否乘机也干掉另一个大仇家费无极,因为这类暗杀行动,必须一击远,以避敌人的大规模搜捕行动。况且费无极的名气仅次襄老,手下能人又多,很难对付。何况此行还要诛杀襄老。这两人一个是熟悉自己的背叛家臣,一为与自己决战的死敌,无论自己形貌如何异於昔日,都可从气势举止轻易辨认自己出来,其他人或相遇在黑夜荒山,或是一面之缘,只要自己服饰不同,便难以确定自己的身分,故而把这两人画入必杀之列,其他人看来只好暂且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