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谁是获利者(第3/6页)
“付过了。”张琦说。
“那你有什么其他想法?”任为问。
“是这样。”王陆杰说,“这事情,我已经和傅先生沟通过几次,他很支持,这事情就可行了。你们看,之前地球所和宏宇是一个普通的合作关系。简单说,地球所有云球这么一个东西,宏宇有影视方面的资源,所以有这么一个合作,对双方也都产生了一些效益。但是现在,我有进一步的想法。”
任为他们听着,不知他要说什么。
“云球是个什么东西?怎么看待云球?”他说,“这是关键。之前,云球是地球所、前沿院的一个研究项目,靠科研拨款为生。后来,和宏宇公司进行社会化合作,把一些科研成果变现,赚到了一些钱。等于说,在某种角度上,云球变成了一个赚钱的工具。但其实换一个角度,云球本身,我们就可以看作是一个资产,而不仅仅是一个赚取资产的工具。我们不应该局限自己,只在云球的局部找价值点、去挣钱,而是应该把云球整体作为一个资产来看待。一个资产有很多方面,很多角度。包括现在看得到的角度,也包括现在看不到的角度,包括今天,也包括未来。对一个资产而言,商业估值很复杂,涉及资产本身,也涉及对资产的包装,这和我们科研人员的视角完全不同。”
“在市场上,”王陆杰接着说,“等着做投资的钱很多,值得投资的资产却永远不够。而你们,拥有一个非常优质的资产,这是你们经过多年努力创建的资产。但是今天,你们守着这个优质资产,却为了生存而挣扎,这非常不合理,也是你们可以改变的地方。”
“什么意思?我不太明白。我们当然不想这么挣扎,但我们该怎么办呢?”任为问。
“资产证券化。”王陆杰说。
“资产证券化?”任为问。
“很简单。”王陆杰说,“之前,你们经历了十年,很努力地说服前沿院的领导。欧阳院长,还有很多其他领导。说服他们,希望他们相信你们的研究很有价值,让他们拨款给你们,是不是这样一个过程?”
“是啊,但是……所以呢?”任为问。
“你们可以换一个说服的对象。不要去说服那些科学家,他们看到的只是科研价值。你们的云球和地球很不同,对地球而言科研价值有限,说服那些科学家确实不容易。”王陆杰说。
“那去说服谁?我们也去说服过很多科学界的同行,我们曾经从人工智能领域和量子计算领域拿到很多钱。”任为说。
“对。但他们也不好说服,他们也是科学家。对不对?现在,不就拿不到那些钱了吗?其实,有更好说服的对象。”王陆杰说。
“谁?”任为问。
“您在说资本市场。”张琦忽然插了一句。
“对!”王陆杰说,“对,张所长聪明。资本市场!股市,投资人,股民。”他很兴奋,“你们的故事很好。虽然对于科学家来说可能有很多不足,但是对于普通股民来说,很容易就可以把故事讲得漂亮。故事漂亮,他们就会愿意给钱。”
“对普通人来说,云球有什么价值呢?”任为问。
“价值很大啊!今天就有电视剧和电影,明天可以有ASSI实时体验,后天可能有更多的东西,谁知道呢?”王陆杰说,“最值钱的就是‘谁知道呢?’这几个字,资本市场为预期买单。他们不像科学家,科学家会一眼看穿你们的问题,他们不会。特别在这种高科技的领域,他们没有那种看穿未来的眼睛,他们只会想象。”
“云球的想象空间很大。”王陆杰接着说,“比如,可能ASSI实时体验是下一步,那么再下一步,有没有互动的可能?再往后呢?现在,是我们几个人在这里想。一旦进入资本市场,会有无数的人替你想。可能我们自己根本想不到的价值,他们反而会想到,因为帮我们想的人太多了。”
互动的可能?穿越计划吗?任为想。
“所以,我有一个想法,我希望宏宇能够投资云球。”王陆杰说,“不是以前的合作,是投资。投资云球,包装云球,获取更多的投资,然后上市。这个过程中,最好能产生利润,利润能够刺激估值。目前看,利润也没有任何问题,靠拍摄影片和ASSI实时体验,就可以创造足够的利润,而且我们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我借用顾子帆他们的投资分析系统分析过,现实的利润再加上巨大的预期,云球将会是非常抢手的资产。现在资产属于你们,但如何把一个资产最大程度地变现,最快速度地证券化,这是宏宇的特长。这些年宏宇收购了不少公司。已经从单纯的影视公司转型为线上线下娱乐的全方位提供商,在资产证券化方面非常有经验。我们的合作非常匹配,对双方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