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拯救阿黛尔(第4/6页)

他停顿了一下,看看任为,似乎花了点时间评估了一下任为的理解能力,好像还有点为难,然后接着说:“蚂蚁,我们用蚂蚁做例子,经典的例子,你知道吧?蚂蚁在一张纸上爬行。那是二维世界,很容易理解,对不对?可那是个错误的例子。蚂蚁虽然在二维世界里爬行,但它能看到头顶的三维世界。它只是很可怜,无法跳起来进入那个三维世界而已。跳蚤就可以跳起来,对吧?当然,这个例子也可能是对的。你研究过蚂蚁吗?我没研究过。你研究过吗?也许它的眼睛,真的看不到头顶的三维世界。或者,它的眼睛看到了,它的大脑却拒绝处理三维世界的信息。那么,就等于没看到。只有这样,这个经典的例子才是对的,才是个正确的例子。我想说的是,我们就是三维世界的蚂蚁。完全符合我刚刚说的情形。我们看到了高维世界,但是大脑和意识场,却拒绝处理高维世界的信息。所以,我们又没看到。是不是很奇怪?你能理解吗?你的智商够吗?我可以给你一点时间,让你好好想想。”他又停顿下来,盯着任为,显得很体贴,好像真的要给任为一点时间,让他好好想想。同时却又监督着他,免得他走神。

“我能理解,我不需要时间。”任为说,“你的话不难理解。但是,我们需要一张纸。无论蚂蚁看没看到头顶的三维世界,关键是它的确不需要看到,它只需要看到二维世界就可以了。它在一张三维纸的二维表面上爬行,是这张纸帮它屏蔽了三维世界。如果它走到纸的边缘,它又看不到三维世界,或者拒绝处理三维世界的信息,那么它就会从纸上掉下去,掉到地上,那就进入了三维世界。可是事实不是这样,事实是它会爬到纸的背面。这说明,它看到并处理了三维世界。或者,对它来说,那张纸还在,还没有到边缘。无论你怎么解释,它都需要那张纸。对吗?我们也需要那张纸,一张高维的纸,而我们爬行在这张高维纸的三维表面上!”

“是的,”柳杨说,“是的,你说得很好。那张纸,高维空间的一张纸,拥有三维的表面,我们在上面爬行。只要这张纸稳定地存在着,我们就可以忽略高维空间,我们的小小的脑袋就够用了。对,那张纸,我要找到那张纸。这一切秘密,可能都在意识场里!所以,这才是那个大大的事情。”他比划着大大的圆圈,张牙舞爪。

“意识场让我们按照它的方式,认识这个世界。”他说,“三维的世界,但其实是高维的世界。总之,意识场是高维的,却在三维世界露出了马脚。意识场是高维世界的一个入口,我们必须进去。”

“好像你的理论中,意识场是逐渐产生的。那么,婴儿应该没有意识场,婴儿的大脑会处理高维世界的信息吗?”任为问。

“婴儿?”柳杨说,“婴儿?对啊!没有意识场,我认为他们没有意识场。对他们来说,高维世界不是问题。婴儿无法区分颜色,视敏度很低,视觉有问题。婴儿从四个月才开始建立知觉恒常性,知觉恒常性知道吗?这玩意儿到八个月形成雏形,两三岁才能全部完成。我相信,这个过程也是意识场形成的过程。之前婴儿也许看到了高维世界。但视觉有问题,看清楚的东西很少,大脑需要处理的东西也很少,所以大脑能力不是问题。可当他们长大,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需要处理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这时候大脑就不够用了。不过没关系,意识场及时出现了,指导大脑,哪些东西需要处理,哪些东西不需要处理。你看,就这样,知觉恒常性建立起来了,大脑又够用了。很多人认为知觉恒常性是建立一个默认的视觉框架,来保持视觉映像的稳定性。但我认为知觉恒常性的核心是过滤掉所有高维的东西,视觉映像的稳定性只是一个副产品。这是意识场控制你的一个工具,不,是帮助你的一个工具,否则大脑就死机了。你看到的一切,你以为的你看到的一切,其实都是剪辑后的作品,高维空间的信息被剪辑掉了。是的,我认为是这样。当然,这也是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是的,是要研究的地方。总有很多地方要研究,不是吗?”一边说着,他一边点着头,表示赞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