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重世界(第27/27页)

何夕抬起肩,做了个挥手道别的动作—向往昔的一切,也向这座令他永世难忘,但却终将在繁华落尽之后归于虚幻的城市。微风吹过来,掀动着他的白发。当何夕的手还停在空中的时候,他的眼前突然闪过一阵亮到极点的白光,他不自觉地闭上了双眼,他知道,那件事情发生了。

等到何夕重新睁开眼睛的时候刚才的一切都已消逝不见,他发现自己身在一间亮着灯光的屋子里,脚下是真正坚实的大地。何夕跺跺脚,享受着沉闷踏实的声音。不会有雪崩了,也不再有离奇的大灾难,这很好—他想。

这时房门突然窸窸窣窣地被推开了,一个小脑袋小心翼翼地钻了进来,那是一个七八岁的长得胖乎乎的小男孩。

男孩见到有人先是一惊,但是立刻问道:“你在我家厨房做什么?”

“厨房?”何夕一怔,他环视了一圈,这里果然是个厨房,“我……路过这里。”他来了兴趣,“那你到这里又是做什么?”

小男孩不好意思地笑笑,他指着肚子说:“我饿了,想找东西吃。我妈妈只要过了吃饭时间就不准我吃东西。”

何夕心念一动,他这才发觉周围的景物是那样熟悉。时光的流逝终止了,窗外小园子里花草们的身影随风摇曳。“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他轻声问道。

小男孩打开冰箱,食物的香气扑鼻而来,他的脸上立刻写满幸福。“檀木街,十号。”男孩咽了口唾沫,嘟哝着说。

(完)

后记:向来没有写后记的习惯,主要因为我一直以为作者想说的话应该通过作品反映出来,除此之外不必多言。不过写完《六重世界》之后倒是有写点东西的想法。这篇小说可以看作《异域》的姊妹篇。《异域》发表后我常觉得还有些话想说,因为自己比较喜欢《异域》表达的主题,而此次的作品应该说对这个主题有所深化。

这两篇作品都是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带来的后果,《异域》里的“异域”是在时间上的,而《六重世界》里的“异域”则是在空间上,能够在时空两个方面写出自己心里假想的“异域”,我个人是感到愉快的。

顺带在这里和读者诸君讨论一下文中的科幻成分。《六重世界》的幻想比较大胆,一眼看去有点神怪的味道。不过我只想申明一点,就是我没有打算写怪力乱神的东西,因为我不愿意给读者讲述我自己也不相信的东西,这是我给自己定下的几条原则之一。关于物质空间可否分层这个思想在我脑中存在已久。当代科技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物质的连续与断续。相对论作为一种场论,所描述的世界是连续存在的。而与它同样伟大的量子力学却认为世界是按照普朗克恒量断续存在的。而这也是两者至今无法统一的根本分歧之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两者都是正确的,它们在各自适用的领域内都可以得到无数现象的证明。像这样富有挑战意味的带有某种“终极”特性的谜题永远都能给人以激情和灵感,而我也一直认为正是因为宇宙间有这些伟大谜题的存在,所以才有科幻的存在,而科幻的魅力也如同这些谜题的魅力一样永恒。

顺便以此文纪念三天后将要来临的“世界六十亿人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