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8/22页)

一位来自校报的记者问道:“郑能谅同学,你觉得自己当文艺部长一职有什么优势?”

郑能谅耸耸肩:“毫无优势,我就像个刚出道的女艺人,唱功平平,演技拙劣,没脸蛋没身材,没文化没气质,还一肚子臭脾气,动不动就耍大牌,怎么可能有前途呢?”

记者说:“集百丑于一身,不世出的极品,不红透半边天还有天理么?!”

“所戴斯内,”郑能谅吐出一句刚从秦允蓓那里学来的日语,释然道,“看来这个文艺部长我还是当之无愧的。”

记者又问:“上任后,你有怎样的打算?”

郑能谅说:“我打算先买一个背篓。”

记者好奇:“为什么呢?”

“我自知能力不足,难堪重任,还经常说些别人不爱听的话,写些让人不高兴的文字,所以,希望大家看我不爽的时候丢得准一些,每一篓西红柿和鸡蛋我都会捐献给学校食堂,为改善伙食尽一份绵薄之力。”

记者不知道是没听懂还是装傻,后来在报道中颠三倒四又煞有介事地写道:新当选的文艺部长是个吃货,满脑子都是吃,上任后第一件事是想换件大餐具,最喜欢的一道菜是西红柿炒蛋。

莫名其妙的是,这位记者还为郑能谅编了三场轰轰烈烈的初恋和五段波澜壮阔的绯闻,连郑能谅自己因为脑震荡都忘得差不多了的童年生活也被他一支妙笔描绘得荒诞离奇、跌宕起伏。郑能谅不禁怀疑这家伙是裘比轼派来玩他的。

更莫名其妙的是,因为这篇报道,《西都大学校报》的发行量直线飙升,校园网的论坛上也热闹了好一阵子。郑能谅身不由己地成了公众人物,到食堂打菜总觉得阿姨们的眼神有些异样,走在路上也总觉得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他第一次领教了炒作的力量。

4

学生会有独立的办公楼,位于行政楼的西北角,是一座两层高的平房。楼前有一株老榆树,宛如一位行将就木的公主病患者,虽已人老珠黄仍不改傲气本色,孤芳自赏谁也不理,还不时抖落片片“脂粉”恶心路人一番。

新官上任,郑能谅两手空空就要出发。秦允蓓本来想给他好好捯饬一番,可他一点也不配合,买衣服不去量尺码,买领带说勒得慌,买公文包说用不上,连她想带他去剪个新发型都被他以“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的典故断然拒绝。最后她说要送他去上任,他爽快地答应了,毕竟这也是他参选的初衷——让她可以在裘比轼面前扬眉吐气。

二人刚经过那棵老榆树下,就看见楼里迎面走出一位高高瘦瘦的帅小伙,脸上棱角分明,发型潇洒飘逸,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两道眉毛呈八字撇开,看上去就像一个“囧”字。郑能谅猜他应该是在学生会工作的同学,便远远地跟他打招呼:“嗨,你好,我叫郑能谅,来学生会文艺部报到的,这位是我的女……”

谁知帅小伙跟没听见似的,眼睛始终斜向下45度看着地面,表情似乎有些忧郁愁苦,又有些愤世嫉俗,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目空一切的强大气场,让郑能谅知趣地闭上了嘴巴。眼看着帅小伙如一具僵尸般缓缓飘过来,郑能谅不知是该躲闪回避,还是下跪磕头,正犹豫间,却被秦允蓓用力一拽胳膊:“见鬼!走!”

帅小伙对这句话也毫无反应,目不转睛、悄无声息地与他们擦肩而过。跟着秦允蓓进了楼,郑能谅忍不住问道:“你认识他吗?是谁啊?”

“不认识!”秦允蓓硬邦邦地答道。相识这么久,郑能谅从未见她有过这样的神情,已然明白他俩认识,也知道她不想多说,便也不多问,轻描淡写地开起了玩笑:“哦,你刚说见鬼,我还以为你真的见过这个鬼呢。”

秦允蓓噗嗤一下回过魂来:“骂得好!这种没礼貌的人看着就恶心,一副自命不凡的模样。”

郑能谅搂搂她的肩膀安慰道:“好了,学生会本来就是个鱼龙混杂、装神弄鬼的小社会,你来逛一趟就回去了,我可是要经常在这里的,祝我好运吧。”

文艺部和会长办公室分别位于走廊的两头,裘比轼不在办公室,秦允蓓待了一会儿就走了。后来郑能谅向别的同学一打听,才知道那个囧字眉的帅小伙就是在“神秘花园事件”中一文定乾坤的俞呈龙,《西都风》执行主编及首席评论员,与何戚辽、裘比轼合称“西都三才”。知道他身份后,郑能谅宽宏大量的毛病又发作了,心想:有才有名有靠山,少年得志的人难免有点自负,看来俞呈龙刚才的傲慢并非针对我,只是惯性使然,任谁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