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22/25页)
几天后,郑能谅一个人跑去“陌上珠”夜总会找祝班长,却听领班说他已经辞职了,而且没人知道他的住址和联系方式。郑能谅顿时有种不祥的预感,连忙到市公安局报了警。做笔录的是位面善的年轻警官,姓吕,问得很仔细。为了让事情听上去合理可信一些,郑能谅没有提暴露凶器的那场袭击,也没有提一波三折的包厢密谈,只说祝班长是在独自追查女友玉儿被杀真相的过程中突然失去联系的,并告诉吕警官,曾听祝班长说过有个绰号叫“蛇皮”的刺青汉子与玉儿的死有关。核对完笔录并签字后,郑能谅留下了吕警官的联系电话便回去了,接下来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三月,桃花开,正是谈情说爱的好时节,西都大学却掀起了一场揆文奋武的热潮。这事要从梅歆芾与何戚辽说起,不过说到底还是因为张国荣。
在一次校园诗歌交流会上,梅歆芾认识了何戚辽,瞬间被他的气质和作品深深打动,回过头无比嫌弃地看了一眼身边那位曾经凭借酷感造型打败霍九建的男朋友,由衷地觉得外酷不如内酷重要,内在酷才是真的酷,便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诗人的怀抱。何戚辽是个来者不拒的主,既不介意她的过去,也不介意她的智商,更不介意她最爱的其实另有其人,毕竟无论外酷还是内酷,在张国荣面前都不过是班门弄斧,梅歆芾在宿舍里睡上铺,四周贴满了张国荣的靓照,尤其是正对着枕头的那张《东邪西毒》海报,迷死人不偿命——每个夜晚与他深情对视,甜蜜入梦,是她能想到最浪漫的事。然而喜欢张国荣的姑娘太多,经常有人忍不住扑到那张海报上去“一亲芳泽”——包括她自己。在汗水、香水、口水的不断侵蚀下,没过多久海报就变得面目全非,根本看不出是张国荣还是何戚辽了。梅歆芾舍不得撕,重新买了一张覆盖上去,于是不速之客们继续摸、嗅、舔,然后她又买新的贴上去,如此反复数月,竟积累起一指多厚的海报残骸,天花板上也出现了大量的霉斑和破损,就此埋下隐患。
情人节当晚,何戚辽来看女朋友,奉上五张电影票,该宿舍的另外五位女生便很配合地消失了。半小时后,一声男人的惊叫打破了夜的寂静,其产生过程如下:首先是“爱情”的力量引起了床的振动,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通过高低铺的支架传至天花板,根据多普勒效应,波源的速度越快,所产生的效应越强,于是在波源运动的尖峰时刻,那块早已被严重腐蚀的批荡层猝然脱落,正中何戚辽后脑勺,吓得他大叫起来。夜半惊叫在女生宿舍本不稀奇,可惜宿管阿姨刚好从门外经过。被宿管阿姨发现也不要紧,遗憾的是这天是情人节,她正因老公没有送她鲜花礼物而生闷气。那声惊叫刺中了她脆弱的神经,她决定公事公办,敲了几下门无人应答,便掏出了备用钥匙,一开宿舍门,只见一男一女端坐桌前,秉烛夜读。男的披着被子,手里倒捧一本英汉字典,女的罩着睡衣,正在研究世界地图。
梅歆芾一脸无邪地冲宿管阿姨笑道:“阿姨好,这位是我请的家教,给我补习英语,过会儿就走。”宿管阿姨不答话,用脚尖拨开地上的碎墙皮,踢出一只撕开的杜蕾斯包装袋,又走到何戚辽身后,一撩被子,人赃并获。
两天后,郑能谅和霍九建去上自习,路过外语学院图书馆,发现周围的人都在仰望天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顺着他们的视线望去,只见图书馆顶楼有个手舞足蹈的身影。外语学院的图书馆虽然老朽,却有十五层高,对谈恋爱的人极具使用价值,无论是表白发毒誓、热恋看星星还是失恋玩殉情,此地都是不二之选。
“看来又是个失恋的,”郑能谅感慨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逼。”围观者越来越多,有的边嗑瓜子边开玩笑,有的呼朋唤友来看热闹,还有的高声起哄催他快跳。“太没同情心了,”郑能谅对霍九建说,“走!去救人!”二人来到图书馆楼顶,就看见何戚辽戴着顶鸭嘴帽,手里握着一把水果刀,冲几名试图靠近的保安嗷嗷直叫。郑能谅困惑了:“跳楼怎么还带刀?”霍九建一本正经地分析道:“有三种可能,一,他本来想用刀自杀,结果被人发现,所以一路奔逃至图书馆楼顶;二,他担心图书馆楼层不够高,跳下去死不了,所以用刀增加成功率;三,跳楼是项剧烈运动,容易口渴,所以他打算削个水果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