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3/5页)

他还说:“没事别爱来爱去的,要爱就该爱你们的学校,因为学校是你们的家。”却又常常训斥迟到的学生:“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你当学校是你家呢?!”

最可爱的是他说过一句:“男生女生之间拉拉手,做做普通朋友是很好的,不过,不要干一些出格的事。”大部分男生女生本来也只是拉拉手,做做普通朋友,懵懂单纯得根本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事可做,但经郝主任这么一暗示,便纷纷开始探索所谓的“出格的事”,让人想起一个成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鉴于孟楚怜的特殊身份,郝主任自然把她列入了重点保护名单,叮嘱每一位任课老师严密防范悉心照看,并经常亲自出马嘘寒问暖,但凡发现哪怕小半个偏离主旋律乐谱的不和谐音符,都会斩钉截铁地扼杀在萌芽状态。在这种环境下,且不说梁晨谛的那种表白方式无异于自投罗网,就连和孟楚怜多说两句话都可能招来老师们异样的目光,再厉害的情圣也只能远离这片神秘的禁区。

白色恐怖般的全方位监控让理想中的爱情故事成为遥不可及的乌托邦,却无法斩断郑能谅的情丝,也无法阻止他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继续对孟楚怜的关注。每堂课上,他用一只眼睛探测老师的动向,另一只眼睛瞄向她动人的侧影,看上去就像个交替性外斜视眼患者;每次放学,他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偷偷欣赏她窈窕的身形与轻盈的步态,看上去就像个蹩脚的私家侦探;每天清晨,他早早来到上学必经的小桥头,假装不经意间邂逅,只为红着脸与她打一声招呼,看上去就像一个求领导解决困难却不知如何开口的小老百姓。

这种感情像杂草一般肆意生长,却无任何危险,因为它只存在于思想的旷野上。郑能谅喜静不喜动,闲时不和别的男生去游戏厅或球场,他上一次去球场是五年前,那次摔了个脑震荡,这也令他对运动敬而远之。他的书桌里有许多课外书,这些书的内容与爱情无关,却让他对爱情的思考变得复杂,甚至略带悲观。他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些关于未来的画面,那是他和孟楚怜发展进一步关系可能导致的各种结局,唯独少了皆大欢喜那一幕。与盗格空间的不同,这些未来不知真假,也不能选择,天性谨慎的郑能谅看到了太多不确定因素,无法判断一旦表白会带给孟楚怜什么样的感受与后果,于是选择了沉默。暂时的隐忍,是为了避免因他的不成熟而可能造成的伤害,也为了让这份感情热得更慢一些,走得更远一些。

向外无处排解,只能对内倾诉,不知从何时起,郑能谅的抽屉底层出现一本带锁的日记,歪歪扭扭的字迹记录了纯真懵懂的情愫,还有一些只适合十四五岁少年看的青涩俏皮的打油诗:

无奈

口难开

情深似海

长相思成灾

爱如潮水澎湃

万千俗念心底埋

才貌两残无颜表白

天生劣质自弃亦难怪

情窦初开缺乏经验太菜

嘴不甜皮不厚人还有点呆

要什么没什么免不了被淘汰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注定要失败

会相思者害相思不应该时自活该

甜言蜜语不懂风花雪月绝缘谁人睬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千古真理鲜有例外

然而我不帅不才不拽不坏却也不赖

天涯何处无芳草此心只容一人塞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爱你百分百

开口容易牵手难只能暗表态

言出肺腑不信去问我奶奶

真情保鲜一万年亦不衰

梦里寻伊千百度何在

青丝愁断思念难耐

流水落花归去来

追忆如诗情怀

风雨数十载

痴心不改

鬓发白

等待

郑能谅趴在日记本上写情诗的时候,梁晨谛正趴在桌上做美梦,半空中忽然劈来郝主任的雷霆一问:“梁晨谛!爱因斯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梁晨谛虎躯一震,茫然而起,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正好瞥见旁边郑能谅写下的最后一个字,也顾不上多想,脱口而出:“爱!”

虽然当时整个教室都笑翻了,但事后大家回想起来,都觉得梁晨谛的回答简直天衣无缝,爱因斯坦确实对爱有极为独到的见解。

梁晨谛也对郑能谅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位和他兴趣爱好从无交集的同桌竟然会写情诗,这可是连他这情场老手都不具备的特殊技能。梁晨谛觉得郑能谅与普通书呆子不同,值得一交,便主动加强沟通和接触,不知不觉间,二人建立起一种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梁晨谛为郑能谅提供经济援助和军事保障,比如把抢来的零食玩具小人书等物品与他分享、时不时请他看场电影、为他抵挡其他不良少年的骚扰,以及帮他解决各种可以用武力和金钱摆平的麻烦;而郑能谅则为梁晨谛提供文化帮扶和科技支持,比如把作业本和考试卷借他抄、代笔写情书、为他讲解武侠小说里的历史典故、替他预警老师的突袭,以及帮他解决各种用武力和金钱摆不平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