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5/5页)

江敬武便亲自登夫子的门,送了些礼物,连同阿瑾一块儿送进了书院。

进了书院之后,平日里是不能出来的,除了农忙时有七日左右的田假,只能十天回一趟家,取些生活用品,其余时间都要待在书院。

不过,书院会开设膳堂,另有嬷嬷照顾年纪小的孩子。除了束脩高些,没有其他坏处。

书院只在年后招收新弟子,故而,未等到蜚蜚过完生辰,便被打包送进了县里的岳临书院。

夫子是一位姓赵的学究,平时不苟言笑的,听说经常打学生。

蜚蜚年纪虽小,但并未开蒙,即使跟阿柔、阿瑾坐在一间学堂里面,学的东西也不一样,但蜚蜚并不太在意这些。

一来,庆云国没有女子参加科考的先例,她能学些知识就好,并不追求什么才名;二来,她马上就七岁了,每一天都过得胆战心惊。进书院,一定程度上算是避难。

按照记忆,她们家今年的茶树会大丰收,而且茶叶质量极好。

同时,其他地方却因为连天阴雨和虫害,导致茶叶产量骤减,多处茶馆和茶叶铺子卖的都是存货。

阿爹原本并不知情,只带了一斤到郡里售卖,没想到几天便被抢购一空,这才发觉行情不是一般的好。于是专程回来,求了通关文牒,到比渔阳郡更大的松涛港去卖给那些波斯商人。

以致家中无人,她急病出事。

前世她一直呆呆傻傻,没法入学堂。再加上爹娘忙着找她的下落,无心与婶婶们纠缠,分家也晚,自然也那么多钱送和哥哥姐姐们入学。

也是后来家里有钱了,酷爱学习的二哥才开始拜了夫子,三哥则是被二哥拉来凑数的。

所以,当爹娘问她要不要跟哥哥姐姐们一起进书院的时候,她满口答应。

原本想着,如果他们都在书院读书,势必就要成日在一起,不仅只有哥哥姐姐们,还有无数的同窗。

回去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不在家,或许就能改变前世的命运也说不定。

然而,刚到书院的第二天她就后悔了。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会在学堂内,遇见那个她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