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奈松,在地下(第3/10页)
第二天一早,他们继续走下螺旋形阶梯。
第一个出现变化的迹象,是阶梯另一边也出现了护栏。这条护栏本身就是用奇特的材料制成,闪亮光洁的金属,完全没有任何生锈或变暗的迹象。不过现在,有了两条护栏,阶梯也宽阔到足以容纳两人并行。然后那个螺旋梯的螺旋开始变得松散——仍在以相同的角度下行,但转弯辐度越来越小,直到它直直向前延伸,消失在黑暗里。
走了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隧道突然变开阔,墙壁和房顶渐渐消失。现在他们下行的通道狭窄,是被照亮的,彼此牵连的悬梯,完全没有看到支持结构,用某种方式浮在空中。这阶梯本来不可能存在,看上去只有护栏和其他阶梯与之连接——在奈松和沙法下行途中,却没有一点儿摇晃和声响。不管这阶梯是什么材料做成的,都要比普通石料更结实很多。
现在,他们正在深入一个巨大的地底洞穴。黑暗中完全看不出它的规模,尽管时不时有光柱斜射下来,来自洞顶时而出现的圆形冷光源,间距不定。那光线照亮之处……什么都没有。洞底空间巨大,但只有形状不规则的沙堆。现在,他们已经进入奈松一度认定为空岩浆室的地方,她可以隐知得更清晰一些,突然之间,她意识到之前自己错得多么离谱。
“这里根本就不是岩浆室。”她用敬畏的语调告诉沙法,“这个城市建造的时候,这儿根本就不是洞穴。”
“什么?”
她摇头:“这里不是封闭空间。它以前一定是……怎么说呢?就是一座火山完全喷发完之后剩下的东西。”
“火山坑?”
奈松快速点头,很兴奋解开了谜团。“那时候,这里还是露天的。人们把城市建设在了火山坑里。但随后又发生了一次火山喷发,就在城市中央。”她指向前方黑暗处;这段阶梯正是朝向她隐知到的古代灾难“震中”。
但这个结论不可能是对的。如果又有一次火山喷发,不管岩浆类型怎样,结果都将是城市直接被毁,原有火山坑被填平。不知为何,这里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相反,所有岩浆向上掠过城市上空,像个穹顶一样分散下落,凝固在原有火山坑的上方,形成了这个巨大的洞穴。让火山坑里的城市几乎完好无损。
“不可能。”沙法皱眉说,“最凶猛的岩浆也不可能是这样。但……”他的表情凝重起来。他又在努力从被删减、被撕破的记忆中搜寻,也或许,那些部分只是因为年代久远,印象变浅淡了。奈松一时冲动之下,抓住他的一只手鼓励他。沙法瞅了她一眼,微笑,然后继续皱起眉头深思。“但我觉得……一名原基人有可能做到这样的事情。但这肯定需要一个拥有少见力量的人,很可能还需要一块方尖碑的帮助。十戒高手。至少。”
奈松困惑地皱眉。但他说的主要内容对得上:有人做到了这件事。奈松抬头看洞穴顶端,为时已晚地发现,她本以为是奇形钟乳石的那些东西实际上(她惊叫)是不复存在的建筑留下的印迹!是的,那里有个渐细的点,之前肯定是一座尖塔;这里有座拱门;那边还有一个奇怪的几何图形,到处是轮辐和曲线,透着一份古怪的有机生命感,就像一只蘑菇的菌褶。尽管这些印迹化石布满了洞穴顶面,固化的岩浆本身却在距离地面几百英尺的高度就已经结束。事后回想,奈松才意识到他们刚刚出来的那条“隧道”,其实也是一幢建筑的残留部分。再细想,她觉得那条隧道的外部结构,就像她父亲以前修补器物时用过的墨鱼骨——更实在一些,比外面平地上同样的那种灰白色材料。那片平地,一定就是这幢建筑的房顶。但就在穹顶结束后向下几英尺,那座建筑也到了头,被这条奇怪的白色阶梯取代。这一定是灾难之后某个时间建成——但是怎么做到的?是谁做的?为什么?
为了理解她所看见的情形,奈松更细致地观察洞穴中的地面。那些沙子主要是灰白色,尽管也有斑驳的深灰和棕色区域掺杂其间。在少数地点,扭曲的金属段或某些更大物品的碎块(或许来自其他建筑)从沙子下面刺出,就像发掘一半的坟墓中露出的白骨。
但这个也不对,奈松想到。这里没有足够的材料,不可能是一座城市的全部残骸。她并没有见过太多死亡文明的遗迹,甚至连大城市也没见过几座,但她读过相关的书,听过故事。她很确定,城市里就该到处是石头的建筑、木质储藏库,也许有金属门、卵石街道。这座城市相对而言不值一提,只有金属和沙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