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 你在此地(第4/5页)
在这座小镇有座普普通通的房子。这房子,也在一条斜坡上,只不过是个挖入地底的洞,边缘用砖块和泥浆加固过,以免进水,然后用木板和切割来的草皮搭建了顶棚。尤迈尼斯城里的那些聪明人(在世时)会嘲笑如此原始的地窖——当他们(在世期间)屑于提及这些卑俗事物时。但对特雷诺的居民而言,住在地窖里的选择合理又简单。冬暖夏凉,能防地震,又能挡风雨。
这女人的名字叫伊松。四十二岁。长相跟其他中纬度的女人类似:站立时很高,腰杆子挺直,颈子修长,臀部轻易就能生两个小孩,胸部轻易就能喂大他们,两手宽阔、灵活。看上去很壮实,肌肉发达。这些特色,在安宁洲都被人推崇。她的头发垂在面部周围,结成散乱的绳辫,每一根都有小指那么粗,黑发在辫梢渐变成棕色。她的肤色,按某些标准来说过深,偏向棕赭色,不好看;按另外一些人的标准,又过浅,偏向苍白的橄榄色,也不讨人喜欢。中纬度杂种,尤迈尼斯人(生前)这么称呼她这样的人——有足够的桑泽人血统,能显现出某些特征,但又不足以断定为桑泽人的正统后裔。
那男孩是她的儿子。生前名叫小仔,快要满三岁了。跟同龄人相比,他个头儿偏小,大眼睛,扁鼻头,鬼灵精,笑起来很可爱。人类理智觉醒以来,父母能从孩童身上感知的可爱之处,他一点儿也不缺乏。
他健康,聪明,理应还活在世上。
这间房就是他们的家。它舒适,宁静,这间小房子本可以让家人相聚,聊天儿,吃饭,玩闹,抱在一起,或者互相呵痒。她曾很喜欢在这儿照料小仔。她觉得那孩子应该也是在这里受孕的。
他父亲也是在这里把他打死的。
现在,我们来讲最后一点背景:一天后,在环绕特雷诺镇的那条峡谷中。到这时,大灾变的第一波冲击已经过去,但随后还将有余震。
这条山谷的最北端一片狼藉:树木断裂,山崖坍塌,灰土遮天蔽日,久久悬滞于硫黄味的死寂空气中。第一道冲击波途经之处,再没有耸立的建筑:这种强震会撕裂一切,再把废墟筛成瓦砾。现场也有尸体:没能逃走的小动物、鹿和其他逃跑途中跌倒的大型动物,被砖石砸得筋断骨折。后一类包括人类,他们不幸选择了错误的日期走上这条商路。
特雷诺的探子们来过这边,察看破坏情况,但没有攀越废墟;他们只是站在残留的路面上,用远望镜观察。他们惊奇地发现:山谷的其他地方,特雷诺镇中心附近的区域,有一个半径数英里的地带没有被波及,几乎是正圆形。那个,这么说吧,惊奇这个词并不准确。他们不安地对视。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种表面的好运意味着什么。务必提防圆心。《石经》上有这样的警告。有个基贼,就在特雷诺镇的某个地方。
这想法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北方的各种迹象,还有特雷诺镇长的命令,让他们返程时尽可能收集较为新鲜的动物尸体。尚未腐烂的肉可以风干,皮毛可以剥下来揉制。以防万一。
探子们最终离开灾难现场,满脑子都是以防万一。如果他们不是那么担心,很可能就会注意到某一道新形成的断崖根部有东西。它毫无遮挡地卡在一棵瘤节突出的冷杉树和乱石之间。那东西的个头儿和形状都比较惹眼:腰子形的长椭圆,由熔融后凝结的玉髓组成,深灰绿色,跟它周围掉落的浅色砂岩明显不同。如果探子们站在它旁边,会发现它的高度到人胸口,长度跟人类身体接近。如果触摸它,会为它表面的密实程度感到吃惊。它看起来很沉,带着一股类似铁器的味,让人想起锈迹和鲜血。表面的温热程度也会让他们感到惊讶。
但相反,现场没有人,当那东西发出微弱的呻吟声,然后开裂,沿着长轴出现规整裂痕,像被锯开一样。在此期间,有响亮的蒸汽嘶鸣声,炙热的高压气体逃逸出来,让周边幸存的林中生物纷纷逃离。在几乎转瞬即逝的一次闪光期间,裂缝里透出光亮,有点儿像火焰,也有点儿像液体,在那神秘物体基部周围的地面上,留下一些熏黑的玻璃状碎块。然后那东西安静了好半天,渐渐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