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3/6页)
在离开南非前的最后一次会议上,大家拿到了必要的文件:伪造的护照、野生动物保护团体的身份证、黄热病预防接种证明,以及刚果武装分子独自颁发的若干通行证。
“作战地区的战况是,”辛格尔顿说明道,“尽管刚果政府军派出了大量军队,但反政府势力仍占据优势地位。地方民兵组织支配着伊图里森林的中心区域,而伊图里森林南北的广大地区处在乌干达和卢旺达的控制之下。倘若与这些反政府军发生接触,千万不要将通行证拿错了。那些家伙为了不招致国际社会的反感,都会故意摆出爱护动物的姿态。”
辛格尔顿的话中不知何时杂入了讥讽。武装分子真以为,与数百万条人命相比,国际社会更在乎几千头大猩猩?
“最后发放现金,每人各一万美元。只要贿赂刚果的官员和军人,他们什么都肯干。有时候还可以利用武装势力之间的矛盾保护自己。要作好两手准备。”
四名佣兵各分得五十美元的纸币两百张。他们的负重又因此增加。
“时光匆匆,我同你们的交往就此结束。希望上帝保佑你们。”
耶格等人同作战部长握了握手,将个人物品留在宿舍后,离开了泽塔安保公司。打包好的物资和武器弹药将另行运出。四人分别乘不同的航班,先后抵达乌干达首都坎帕拉。
与耶格的预想相反,坐落在维多利亚湖畔的坎帕拉充满现代感。他没想到,在非洲大陆中央,竟然会看到高层建筑群。尽管就位于赤道之上,但因为海拔高,所以并没有酷暑之恼。置身这座百万人口、活力四射的城市中,让人忍不住想出去散散步,但为避人耳目,他们只能留在酒店房间中。
太阳落山后不久,卫星电话响了一下就停了。耶格将伪装用的旅行箱放在房间里,空手离开了酒店。干道上笼罩着令人窒息的热气。柴油车排放的烟雾中,人流如织。在首都的中心区,鳞次栉比的商店的灯光映照着路上的人群和车辆。
耶格看着左侧通行的车道,想起这个国家是英国的殖民地。没有一个行人回头看耶格,叫他“穆尊格”——这是斯瓦西里语中“白人”的意思。路上见到的都是黑人,根本没有欧美人和亚洲人的身影。
耶格担心自己暴露,一看到街边小贩身后的大篷卡车,便飞快地跳上了车。
驾驶席上坐着一名非洲裔中年男子,旧衬衫的袖子下是肌肉发达的手臂,看样貌是一个已经成家的办事员。男人用带口音的英语说:“请给我钥匙。”耶格将酒店钥匙从口袋里拿出来,交给司机。
“我来退房。”司机发动卡车,一边缓缓行驶一边说,然后伸出右手,自我介绍道,“我叫托马斯。”
耶格同他握手,报上了自己假护照上的名字詹姆斯·亨德森。“叫我吉姆好了。”
“好,吉姆。这个给你。”托马斯将座位上的纸袋递给耶格,“晚饭。”
“谢谢。”袋子里装着从未见过的快餐连锁店的汉堡,似乎是某家在乌干达获得特许经营权的公司。肚子早就饿了的耶格立刻打开纸袋,一口咬了下去。
“真好吃。”
“那就好。”托马斯咧嘴笑道。
这个看似和蔼的司机应该是中情局雇用的当地工作人员吧,耶格猜测。托马斯也不是他的真名。不过,耶格并不想深究这个问题。他知道,自己无论怎么问对方都不会说实话。根据执行机密任务时必须贯彻的“知悉权”原则,不必要的情报不会被告知。托马斯应该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将这个叫詹姆斯·亨德森的男子送到邻国的战斗地区去。不过,通过交谈耶格了解到,托马斯的国籍是乌干达。
“要是这个国家能有像样的政治和教育,就能加入发达国家行列了。”托马斯由衷地感叹道。
“不是已经开始发展了吗?”耶格附和。
托马斯的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笑容:“这几年,刚果的矿物源源不绝地输入进来。”
耶格想起,乌干达是第一次非洲大战的当事国。
“是掠夺来的物资吧?”
“不错。刚果的矿产资源储量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乌干达军队煽动刚果东部的民族仇杀,以维持和平的名义占领该地区,将矿产秘密输送回来。不过……”托马斯苦着脸继续道,“我不希望你们因为这件事就对乌干达产生偏见。头脑发热发动战争的是高层领导,不是普通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