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旅行与科幻小说(第3/4页)
而我本人在1999年发表的小说《未来闪影》[19]中,也将人类意识送上了时间穿梭的旅程。我在这部小说中幻想,在1分43秒的时间内,交感认知发生了改变:我们不再全体一致认为,现在是2009年4月21日的某个时刻,改而集体确信,目前是2030年10月23日——如此一来,既然大家对于那个特定时间的体验彼此重叠、互为确证,那么我们也就能够探讨,对未来的提前预知究竟是否允许我们改变它。
就在我写及此处时(同样,仍然是我的此时此刻,未必就是你的),根据我的朋友特德·姜绝妙的中篇著作《你一生的故事》改编的电影《降临》[20]刚刚赢得了本年度雨果奖(说到这儿,顺便提一句,其实雨果奖本身恰好也体现了某种形式的时间旅行,因为奖项的评定发生在作品出版或电影首映后的次年;《降临》的上映日期是2016年,而获得的却是2017年度雨果奖)的最佳影视长片奖项。该片及特德的小说也探讨了预知性时间旅行的观念——并非在时间中进行物理性的移动,也没有什么时光机,只是解放了对意识的束缚,令其得以信马由缰,而不再是从固化的此时此刻出发,无可改变地以秒为单位单向前进。
许多认知人类学家都主张,预测可能发生的未来事件——并且还真正提前拟订数月、数年乃至数十年计划——的能力,正是人类意识与现存其他所有形式的动物意识的首要区别,因而也是我们这一物种获胜的关键要素。若真如此,那么精神性时间旅行就不仅仅是一种伟大的科幻情节设置,同时也是我们之所以成就现状的根本原因。当今世上的各种事物或许表明,所谓“智人”这一称谓对于我们而言,不免略微有些自鸣得意,但“时人”——即“时间之人”——则可能刚好恰如其分,时至今日,该是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了。
罗伯特·索耶
Robert J. Sawyer
加拿大科幻作家,曾获雨果奖、星云奖、坎贝尔纪念奖及加拿大极光奖,均为年度最佳小说奖得主。他还曾获颁加拿大总督功勋奖,这是加拿大政府向平民颁发的最高级别荣誉奖项。他的个人网站是——sfwriter.com[21]。

《安全至下》Safety Last! ,1923 本片讲述了百货公司店员为商业宣传,假冒特技演员当众表演从楼下爬到大楼屋顶的故事。其中攀爬钟盘的部分惊险万分,被后世多部影片致敬,包括大名鼎鼎的科幻电影《回到未来》。
[1]出版时间分别是:《时间机器》1895年,《莫洛博士岛》1896年,《隐身人》1897年,《世界之战》1898年,《月球上的第一批人》1901年,有史以来,没有哪位科幻作家能与他比肩,在连续七年内发表如此多的优秀作品。
[2]Hugo Gernsback,1884——1967,美国科幻杂志的开拓者,科幻文学的先驱之一,工程师,出生于卢森堡,1904年移居美国。1926年,他创办了第一本科幻杂志《惊奇故事》(Amazing Stories),成为定义科幻类型的先驱。为此,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雨果奖”。
[3]Poul Anderson,1926年出生于美国,二战期间居于丹麦。写了五十多本长篇和两百多篇中、短篇小说,得过五次雨果奖和两次星云奖。身为北欧移民,他对于北欧语言和文化有很深的了解,深受北欧民间英雄史诗的影响,其小说有时很富于传奇色彩。
[4]Tau Zero,讲述了冲压飞船遭遇星际尘埃云后失去减速装置,进入了无法停止的无休止加速状态。在逐渐趋近光速的航程里,由于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船员们发现他们已经飞入了“未来”,并亲眼见证了宇宙的瓦解、消亡和重生。
[5]又是一个威尔斯梗,可见威尔斯对科幻作者的影响实在是太大。
[6]E.E. "Doc". Smith,爱德华·埃尔默·史密斯,1860——1965,活跃于20世纪前半叶的科幻小说作家,主要写作太空歌剧,被誉为太空歌剧之父。对美国科幻有深远影响,但作品限于时代很少被引进中国。
[7]毫无疑问,索耶的定义属于最严苛的科幻定义之一,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吐槽SFWA(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的名字:在我刚加入SFWA的时候,名字里的SF还不包括奇幻(F)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