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独裁者在场(第4/5页)
“赞成,赞成。”拜伦喃喃道。
独裁者继续说:“不过我遇到了吉尔布瑞特,他也许已经跟你讲过。所以我又到地球去,因为地球是人类的发祥地。当年探索银河未知区域的探险队,大都是由地球出发,因此大多数记录都保存在地球上。而马头星云的探勘做得相当彻底,至少,有许多探险队曾经穿越过。它一直没被开拓,因为该处无法进行恒星观测,在那一带航行是极困难的事。然而,我要找的只是探索记录。
“现在注意听,吉尔布瑞特侯爷乘坐的那艘太暴战舰,是在第一次跃迁后被流星击中的。假设那趟从太暴星到洛第亚的旅程,是循着通常的贸易航线——没有理由做其他的假设,我们便可定出那艘战舰偏离航线时的位置。因为在头两次跃迁之间,船舰几乎不会在普通空间航行超过五十万英里,而在太空中,我们能将这段距离视为一个点。
“我们还能再做另一个假设:那颗流星打坏了控制台,的确有可能改变战舰的跃迁方向,因为只要战舰的陀螺仪运动发生变化,便会导致这个结果。虽然这种机会不大,但并非不可能。然而,超原子推力的强度若要改变,一定要使战舰的发动机受损,那颗流星当然没有碰到任何发动机。
“既然推力没有改变,其余四个跃迁的长度就不会变,同理,它们的相对方向也将保持原状。我们可以做个类比,这就像将一根弯弯曲曲的长铁丝,在某点随便折个角度,这个角度的大小未知,方向也是未知数。那艘战舰最后的位置,落在一个假想球面的某一点,球面的中心是战舰在太空中受到撞击的位置,半径则是其余各个跃迁的向量和。
“我把这个球面画了出来,它和马头星云有很大的交集。差不多有六千平方度,也就是球面的四分之一,都位于那个星云内。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在星云中找出一颗距离那个假想曲面不到一百万英里的恒星。你该记得,吉尔布瑞特的战舰停下之后,是停在某颗恒星附近。
“好,你猜猜看在星云内,我们能找到多少接近那个球面的恒星?别忘了在整个银河中,共有一千亿颗发热发光的恒星。”
拜伦不知不觉听得入迷,这实在有违他的本意:“好几百颗,我猜。”
“五颗!”独裁者答道,“只有五颗而已,别被一千亿那个数字唬到了。银河的体积大约是七兆立方光年,因此平均而言,每颗恒星占的体积是七十立方光年。遗憾的是,我不知道这五颗中哪些拥有住人行星,否则我们可能将候选者减到只剩一颗。不过很可惜,早期探险者没时间做详尽的观测,他们仅记录了恒星的位置、自行方式,以及光谱结构而已。”
“所以说,这五个恒星系中的某一个,”拜伦说,“就是那个叛军世界的所在地?”
“只有这个结论,才和我们所知的各项事实相符。”
“假设吉尔的故事可信。”
“我做了那个假设。”
“我的故事千真万确,”吉尔布瑞特激动地抢着说,“我发誓。”
“我正准备出发,”独裁者说,“去一一调查那五颗恒星。我这样做的动机很明显,身为林根的独裁者,我能以平等的身份加入他们。”
“再加上两个亨芮亚德家族成员,以及一个维迪莫斯牧主站在你这边,你得到平等待遇的机会更要高得多。而且,想必在未来的自由新世界中,你还能拥有坚实巩固的地位。”拜伦说。
“你的冷嘲热讽吓不倒我,法瑞尔,我的答案是显然如此。如果起义能成功,谁都希望助胜方一臂之力,这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否则,胜方的某位私掠船船长,或是某位叛军舰长,便会获得林根的独裁权作犒赏。”
“或是维迪莫斯的牧权,一点也没错。”
“要是起义不成功呢?”
“等我们找到想找的世界后,还有时间判断这一点。”
拜伦缓缓道:“我跟你去。”
“太好了!那么,我们来安排你们的换船事宜吧。”
“为什么?”
“这样对你们比较好,这艘舰艇是个玩具。”
“它是一艘太暴战舰,放弃它是不智之举。”
“正因为它是太暴人的战舰,所以很容易令人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