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块石传奇(第13/14页)
舒汉正注意到,在蚕丛的身后还矗立着一架以象牙为轴的巨大滑轮,以及从岷山深处搬来的五块嶙峋巨石。上百名古蜀国祭师手持众多象征太阳崇拜的图腾:金质的太阳神鸟、青铜太阳神树、青铜太阳轮……
祭师们齐声吟唱起赞颂太阳的歌谣,在充满灵性的歌声中,蚕丛郑重地伏下身来,双膝跪地,朝着太阳跪拜。他身后的古蜀人也跟着虔诚地跪拜起来。
“古蜀人什么时候兴起了太阳崇拜?”舒汉正好奇地问。
“崇拜蚕丛的子民逐渐将他神灵化,这些子民开始不厌其烦追溯蚕丛的来历。那时,蚕丛的纵目双眼已经看不到夜空中他的五颗母星,他也只有将太阳作为自己思乡的寄托。最后,他避重就轻地告诉子民自己来自太阳,由此古蜀人一步步形成了太阳崇拜。”
“这么说来,神鸟图形是古蜀人自发创造出的。可四千年后……太阳神鸟又为何会出现在你的飞船上?”舒汉正琢磨道。
“舒教授,你不必为这个问题困惑了,”沃坦笑了笑,“我是为了纪念我的叔曾祖父蚕丛,将飞船临时改变成了太阳神鸟图案。”
“明白。”舒汉正把视线转回蚕丛。
此刻,蚕丛结束了跪拜,开始指挥起五块巨石的堆叠。
古蜀大力士们高喊着号子,齐力拉动滑轮的绳索,缓缓将巨石吊起移向一个隆起的平台。
巨石一块接一块地堆叠了起来,当叠上第四块巨石时,蚕丛挥手命令暂停工程。
蚕丛一个人爬上巨石堆的顶端,待站定后,他转动着柱状眼珠在巨石表面搜寻到了一处凹陷,然后从身上摸出一个水晶体,这正是他的船员留给他的通信器!他小心翼翼地将水晶体放进坑中,用覆土将其掩埋。
随后,他回到了地面。
接着,第五块巨石缓缓落定。
这时沃坦开口了:“你刚才看到了,蚕丛将通信器埋藏在第四块巨石的表层,同时还设置下一个机关,一旦有人搬起表面的石头,通信器就将接通母星。”
舒汉正恍然道:“我们就是这样触动了通信器。可是,蚕丛这样做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
“这就不得而知了。”沃坦摊了摊手,“或许蚕丛始终怀念母星,他是在用这样决绝的方式彻底切断与母星的联系。而将通信器放置在第二块巨石中,可能是他希望自己死后有人会触动它——”
“纵目人会来到地球?”舒汉正很是不解。
“或许是他希冀同类能够见识到自己在地球的事迹,从而认同他当初的选择。另外还有一种可能,蚕丛此举是为他的后代子民留下一扇窗口,让深居盆地的他们能有机会去领略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舒汉正怔怔地点了点头,他又将目光投向了蚕丛,此时的蚕丛仍如雕塑般默立在“五块石”前,熠熠的太阳光芒将他衣袂飘飘的身影勾勒出金色的轮廓……
这时,舒汉正听到了沃坦对他说:“好了,蚕丛的故事到这就结束了——”
舒汉正只感到眼前一晃,栩栩如生的古蜀世界攸地消失了。
他猛地睁开了眼睛,自己又回到了四千年后的“五块石”现场。
他恍然四顾,视野中变得斑驳的“五块石”边上没有了青衣蚕丛的身影,四周的人们都在为自己的苏醒惊呼不已。
沃坦仍伫立在他的面前。
他又环顾了一圈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感受到一种时光错乱的恍惚感。这真可谓是“玉垒浮云变古今”,四千年前原始风貌的盆地已经变成物宝天华的天府之国;年年洪水泛滥时的汪洋泽国变成了沃野千里的鱼米之乡;曾经偏居一隅的闭塞文明如今已融入了多元广阔的中华文明之中……
蚕丛在天之灵如果能看到今日蜀地风貌,一定会为当初的抉择感到欣慰。
这时,舒汉正耳畔传来了沃坦的声音,“很多时候,生命体总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文明是一种极其稳定的自然延续,而事实上,所有文明都是暂时的存在,大到银河系,小到你们的蜀地,伴随着文明的扩张,大自然以及宇宙总会不时显露出冷酷的一面。”
“我能理解你的意思,”舒汉正思考着说,“我们地球上曾有过一些兴盛一时的文明,但很多都毁于自然灾难。四千年过去了,我们战胜了洪水,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安居乐业,但我们仍会遭遇大自然一次次新的挑战,几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以及最近的芦山地震都带给我们不小的冲击……文明延续确实充满艰辛与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