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涟漪中的星球(第9/15页)

“这就是引力波振荡器。”卢昊指着大厅中央那个最为庞大的白色圆塔说道,圆塔的两侧与两条长长的管道相连,两条管道似乎一直延伸到房间外,“屋外山谷的地下建造有一个先进的粒子加速器,加速器将质子加速至超高速并使其相撞,生成一个个微型黑洞,这些引力场极强的微型黑洞在电磁场的牵引下有规律地拉扯、拖曳时空,进而迸发出一串串携带调制信号的引力波。”

叶苇怔怔地望着圆塔,半透明的塔身中旋涡般闪动着一簇簇色彩陆离的光亮,这就是整场宇宙飓风的中心风眼——引力波发射器如同一柄锋利的长矛,反复地刺破不同宇宙间的壁垒,向遥远的世界发送去一束束探询之光。

“有时候一个人静静伫立在这里,会感受到一种遗世独立般的孤寂感。”卢昊的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你还记得北京弦论大会上霍金的那次演讲吗?‘为何我们在此?我们又从何而来?’,看似无足轻重的人类却像是一个奇迹,如此独一无二地存在于我们这个宇宙中。我们无法解答费米悖论:如果生命真是宇宙间普遍的存在,那么,那些成熟星系必然已孕育出强大无比的智慧文明,他们为何还没抵达我们周围?——‘他们究竟在哪里?’……蹊跷的人择原理更是让我们无法心安,为何我们这个宇宙的物理形态如此凑巧地满足了人类生存与发展,而不是另外一番模样……这些疑问,我们似乎永世也得不到回答……但与此同时,注视着引力波振荡器中那些跳动的光华,又会让我感受到一份宽慰与超然,毕竟在自己有生之年也曾向外面的未知世界发出过几许探询的声音,尽管从未期待过能够得到一声回复,但即使自己短短的一生就此结束,那些微弱的声音,还是会继续飘散下去,永远地,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卢昊缓缓地说着,叶苇的眼中早已盈满了泪水,她任灼热的泪水挂落在脸颊。在她逐渐蒙眬的视线中,卢昊佝偻的身影很是炫目地叠映在了一片跳闪的光晕之中,恍若透明起来的身影似乎正在摇曳、变形,褪变成她记忆深处那个满怀憧憬的青年,正站在熠熠星光下,目光明亮地凝望着她。“当那一轮引力波的惊涛骇浪抵达……”“不,卢昊——”叶苇在心中悲恸难禁地呼喊道,这一刻,各种情感的激流在叶苇心中汹涌奔突,然而她已不知道自己面对卢昊还能做些什么。

她想她该回家了。

她嗫嚅着向卢昊告辞,应诺回到北京后将向媒体公布他的住所。

卢昊没有挽留,他送她出门,俩人在夜色中默然告别。

佩特关闭了宇航服上的动力引擎与通信器,一个人站在荒凉的月球背面,静静地欣赏月球上的最后一个日落。

月球上各国科考站的人员全都撤回了地球,只有他选择留在月球上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他觉得,面对来势汹汹的暗物质星,待在哪里都差不多,再说了,人类或许也该留下个代表亲眼见证暗物质星对月球的惊天一击。

月球上的一天长达二十七个地球日,因此月球上的日落也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当绚美难复的太阳一丝一丝地向下偏移,佩特的心也随之坠落……最终,太阳还是不可逆转地隐没在了远处的月平线尽头。永恒的黑暗如潮水般缓缓地蔓延开来,密匝匝的星辰犹如浸入显影液中的胶片,徐徐浮现在了佩特的视野中。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天幕,试图在满天繁星中寻找那团暗物质,但他始终没能找出任何端倪来。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他察觉到了异样:他身处的这个寂寥的荒原上沉积着厚厚的尘砾,而现在这些尘砾正在悄然聚拢,形成一簇簇尘暴,翻滚着向天空漫涌。很快,尘暴越聚越大,越聚越高。暗物质星已经接近月球了,佩特蓦地意识到,其产生的潮汐力正在掀起月球表面的流体物质。

飞扬起的月尘疯狂拍打着佩特的面罩,而更要命的是,他感觉脚下的土地也开始摇摇欲坠起来。渐渐地,佩特感受到冥冥之中有一只无形的手拽着笨重的宇航服,向上提拉着他,使他受到的月球向下的重力愈来愈小,他的身子变得愈来愈轻盈;慢慢地,他离开了地面,羽毛一般飘浮了起来。他明白,逐渐逼近的暗物质施加于他身上的引力已超过了月球所给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