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九间小屋(第6/38页)
“但是为什么不可以?”艾丝蜜问道。
“我不确定。”塔伦特坦承,“但我可以确定,昨天的谈判内容大都与梦游者有关,他们的出现让村民感到很苦恼。”
“但是他们也是这村里的人?”我追问道。
“没错。”他说,“他们认识梦游者。他们认识穆阿。我想他们也认识乌卡薇,甚至也认识伊瓦伊瓦、瓦阿娜,还有韦伊伊乌,光从他们的目光刻意避开这几个梦游者的样子,就看得出来。也许吧。但无论如何,村民不想看到他们。昨晚你们在睡觉时,我听见穆阿跟法阿说了一遍又一遍:‘我不能回到那里。我一定不能回到那里。’”
我们都沉默了片刻,试着理解穆阿的意思。
“法阿觉得他到底想说什么?”艾丝蜜问道。
“他不知道,只跟我说穆阿很害怕。这我也看得出来,但肯定还有别的原因。”塔伦特把双臂高举过头,几乎想装出一副轻松的模样,但很缺乏说服力,因为他也在担心,“他想待在这里,想踏进村子,但是他不敢。”说到这里,我们再度沉默下来。
夜里的情景仍是一样:烤肉香味让人难以忍受,梦游者发出哀鸣声,嘀嘀咕咕,我们只能吃爬满虫子的玛纳玛果,黑暗的森林像束口袋一样把我包围起来。入睡前,我再次试着整理脑海里的千头万绪:村民认识某些梦游者,但不认识其他的,这有何意义?为什么穆阿既期待又害怕进入村庄?为什么村民不让他们进去?这些问题之间一定有某种关联性。我知道,也很确定。
但到底是什么?
II
时间会把人的记忆压缩合并,但是我想,我可以精确地说,在我们那番不明就里的谈话之后不久,情势的确发展得快速无比。即便当时诸多事件的关系若即若离,好像有所关联,却始终彼此独立,如今回想起来,我才知道那些事其实都发生在同一时间。
第一件事,是酋长邀请塔伦特、艾丝蜜和我去探访村庄与村民。我承认,我在此的确稍稍低估了发现那个部族的重要性;也许与我稍后即将发现的事情相较,发现那个部族实在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如今几十年后回想起来,我必须说,即便我没发现那件事,光是那个村庄见之于世就会很轰动了。奇怪的是,在发现村庄的当下,我们都不怎么兴奋。先前在路上发生了太多怪事,我相信我们所有人早已认为,在旅程的尽头一定还有一件令人诧异的大事在等着我们。尽管我们确实找到一个只有六十六人的神秘部族、一个未曾被人研究过的微型社会,但因为这项假设,这一发现还是被视为了理所当然。
如今,听塔伦特与艾丝蜜讲了那么多,再加上我们发现那个部族之前与之后都有人写了那么多书,进行了许多冒险之旅,我才知道还有许多人曾宣称自己找到过失落的部族。几乎每隔十几二十年,就会有一个新的部族被人发现(如果从纯粹数学的角度来思考,你会觉得这种事的可能性非常低。如今这个世界几乎没剩多少未被探索的地方,然而每隔十年左右,几乎跟时钟一样精准,总会有人宣称找到了新部族,接着为了证明那不是新部族,又必须投入大量时间与金钱)。但如果剔除那些骗人的发现,我们便会明白,可能还未被发现的部族其实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人口。如果再仔细看看那些人口,就会知道,那些人其实只有对白人来说才算是“失落的”部族:就算文明社会成员无意间发现了一群亚马孙人,难道那些外界比较熟知的邻近部族就一定不认识他们?我们的发现之所以意义深远,理由之一在于那些伊伏伊伏人不仅未曾被任何白人发现,就连乌伊伏人也几乎没见过他们。过去几百年来,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打猎,在传宗接代后逝去,但是在外界的眼里仍维持着神话般的地位,如同黑暗寓言中的半人半兽之物。
有鉴于此,令人震惊甚至不安的是,为什么那个村庄会如此平静地接受我们的存在?这实在近乎怪异。在他们众多独有的特色与癖好之中,让我最感佩服的是,无论他们遇到什么,几乎都能展现差距强大的调整与校正能力(就我们的案例而言,他们是“被遇到”的)。当然多年后,又会有一批批来自文明世界的访客搭船过来,重新发现他们。即使那些人造访的目的是为了找出村民们的其他秘诀,但我总认为应该好好研究那些人的基因,找出他们为何会如此冷静、难以动摇,而且不管他们面对的是新颖还是令人讨厌,甚至高深莫测的事物,他们总能展现强大的吸收能力(通常来讲,他们还是会完全忽略那些自己不想吸收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