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梦游者(第5/35页)

“乌伊伏人曾经帮忙盖教堂吗?”我问道。

“不曾,教士全都得自己动手。国王赐给他们土地与木材——你一看就知道那全是棕榈树,一种难用又不切实际的建材,而且教堂也盖得很差,但是国王拒绝让他们聘用他的子民。他们能拿到土地与建材已经很幸运了。”

“没人叫得动乌伊伏人。”在队伍最前头的艾丝蜜大声说,“现在我们搞清楚了。”她大笑,听起来沾沾自喜。

“应该说,没有人能要求国王做任何事。”塔伦特把话说得更清楚,“我们享有的一切特权,包括在这里做研究,有向导可以带路,全部都需要国王允许。这里的一切事情都由他做主,没有他恩准,什么事都办不成。”

但是,他说这次我们不会见到国王。这位陛下的一个女儿要出嫁,所以他忙着筹办婚礼,没空接见我们。我倒想见见国王,见识一下他的木造宫殿,但至少有件事让我挺高兴的:艾丝蜜也没见过国王,她也无法告知我错过了什么细节,像是宫殿里的地板黑漆漆的,因为有油而发亮,还有国王的老婆们坐在棕榈叶垫子上,一语不发,像鸽群一般柔顺,国王则是面带微笑,一副威严精明的模样。

抵达乌伊伏的第一晚,我住在一间干燥闷热的小屋里,屋顶是用干的棕榈叶编制而成的,因为编得非常紧密,我可以听见雨水打在屋外某处铝片上的啪啪声响(铝片的用途是什么,我不清楚),但屋里唯一的水汽全来自我流的汗——我大汗淋漓,时间愈晚流得愈多。我自己一个人睡,不确定艾丝蜜与塔伦特睡同一间还是分开睡(我也不想知道),整晚我的脑袋都在胡思乱想,不知道在瞎操心什么,每当把眼睛闭上,脑海就会浮现天花板上棕榈叶构成的鱼骨纹路。

隔天早上,我们三个把补给品拿到一艘小汽艇上,汽艇后面装有一具柴油引擎,看起来不太牢固。我们的船长一身茶色肌肤,充满光泽(不过我认为那种光泽并非他很健康,而是因为很容易出汗,似乎他碰过的东西都会变得湿湿的),他看着我们登船后,用力一拉,发动了引擎,船只开始朝伊伏伊伏岛的方向前进。

如果我知道自己要过很久才会回到相对文明的乌伊伏岛,也许在船只缓缓离岸时,我会转身好好看它一眼。当时,我紧盯着伊伏伊伏岛,奇怪的是,尽管一道道海水波纹不断滑过船边,那座岛屿总是显得那么遥远。我还记得那天天色阴郁,海面看起来就像一片锡盘,颜色阴暗、没有光泽。头顶的天空也一样阴沉灰暗,溅到我舌头上的浪花尝起来有一种金属味。我凝望大海,一度看见或者说以为自己看见海面下方有光影快速移动着,但是等到我叫塔伦特注意海面时,自己低头一看发现光影早不见了。

伊伏伊伏岛慢慢出现在眼前,速度慢得难以忍受。我们从岛的背面靠岸,那一面正对着乌伊伏岛的南面,看起来就跟我想象中的一样,呈现出荒凉的面貌。就是我们降落时所看到的:一面巨大的陡峭崖壁,几乎有一千八百米高,以雄赳赳的姿态从水面升起,底部总是一大片厚厚的海浪白沫,宛如啤酒气泡。崖壁上的绿色植被层层叠叠,除了绿草青苔,还有许多树木和弯曲纠结的多肉植物。这一切构成了某种只有在丛林才能得见的绿色景观,仿佛鹦鹉身上长着色泽浓淡不一的绿色羽毛,令人不可思议——直到我们靠得更近后,我才看见底层的石头,有些部分像石板一样黑,其他则像潮湿报纸的淡灰色,只有透过植被间的缝隙才看得到。抬头望向天空,我无法直视太阳,它在白色天空中糊成了一片,岛屿峰顶的树林构成了一条参差不齐的天际线。接着小船转向,往东边朝太阳的方向前进,只见岛屿的坡面急遽下降,像是一个侧边倾斜不平的蛋糕。尽管这座岛屿的地形不讨喜,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是,小船愈往前开,地势愈是平缓,植物也愈见生气盎然而浓密,因此森林一直往岛屿边缘延伸。四周的水面上,各种树叶形成了倒影,仿佛令人眼花缭乱的万花筒奇景:有长年被大风摧残的木槿、承受烈日酷晒的芒果树树叶,还有又硬又小的未熟的番石榴,以及零碎的蕨类植物。枝叶浓密到让人在片刻间有点害怕丛林,害怕它那贪婪的胃口与野心,因为它把岛上每一寸土地都给吞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