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魅影157(第16/31页)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亿万年之后,开始出现了种种模糊而又可怕的迹象:那些被锁在地下的生物似乎越来越强大,数量也越来越多。在至尊族占据的某些偏远小城,甚至在至尊族没有居住的荒废古城里(在那里,连接地下洞穴的通道没有封好或派人把守),零零星星地出现了骇人听闻的侵入者。于是,至尊族采取了更严格的预防措施,把通向地下洞穴的许多通道都永久封闭了,但出于战略上的考虑,至尊族还是保留了一些通道,只用活板天窗封起来,以防被关在地下的古生物从意想不到的地方突围出来。比如,地质变化可能会造成地下洞穴出现裂缝,同时也会堵死一些通道,从而导致外部世界中被占领的建筑和废墟数量慢慢减少。
古生物的不断闯入,肯定给至尊族造成了难以言表的震撼,让它们的心理蒙上了一层无法抹掉的阴影。正是这种挥之不去的恐惧感让至尊族只字不提这种古生物。至于这种古生物长什么样,我根本没有机会弄清楚。但我还是旁敲侧击地得到了一些暗示,说这种生物是一种可怕的软体动物,而且会短暂隐身。我还听到过一些交头接耳的只言片语,说这种生物能控制大风,还能把大风当作武器。另外,这种生物还能发出奇特的呼啸声,五个圆圆的脚趾还会留下巨大的脚印。
很显然,这场即将来临的浩劫——这场浩劫有朝一日会让千百万聪慧的心灵穿越时间鸿沟,在相对安全的未来,附上了陌生的躯体——之所以让至尊族惊恐万分,与古生物最后成功闯入不无关系。把心灵投射到未来几个时代,已经清楚地预言了这样的恐怖。所以,至尊族痛下决心,凡是躲不过这场灾难的,都必须勇敢面对它。它们从这个星球后来的历史得知,古生物的突然袭击只不过是为了报复,而不是企图再次占领外面的世界——因为投射到未来的心灵发现,这些庞然大物并没有去招惹后来出现又消失的族群。也许,相对于变化无常、风暴肆虐的地球表面,这些生物更愿意待在地下深渊,因为光对它们来说没有任何价值。还有可能是,随着亿万年的时间推移,这种生物正渐渐变得弱不禁风。可以确定的是,在人类之后,被逃跑的至尊者心灵占领的甲虫时代,这些生物已经差不多灭绝了。与此同时,至尊族仍然保持高度的警惕,威力强大的武器总是不离身,不过,从普通的谈话到可查阅的文献中,根本看不到这方面的记载。但围绕着密封的活板天窗以及黑暗的无窗古塔,始终笼罩着一种莫名的恐惧阴影。
五
这就是每天夜里我都会经历的朦胧而又零散的梦境碎片。但我根本搞不懂这种碎片中蕴藏着什么样的恐惧,因为这种感觉完全是摸不着的东西,所依赖的是一种强烈而又似是而非的记忆。我前面说过,在寻求合理的心理学解释过程中,让我对这种感觉逐渐产生了防备心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惯性,而这种惯性又使这种日积月累的影响越来越强。尽管如此,我时不时还会产生短暂、模糊而又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惧感。不过,这种恐惧感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把我完全吞噬掉。1922年之后,我又回归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在这几年中,我开始觉得,我应该把自己的经历——连同类似的案例和相关民间传说——好好整理一下,拿去发表,以供更严谨的学者进行研究。于是,我写了一系列文章,简要地介绍了整个过程的来龙去脉,还画了一些草图,把我梦中见到的形态、场面、纹案和象形文字都描绘出来。这些文章虽然在1928到1929年不定期地发表在《美国心理学会刊》179上,但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与此同时,我仍继续孜孜不倦地详细记录下我的梦境,以至于日积月累的记录多得让人头大。
1934年7月10日,心理学会转交给我一封信,为这场疯狂磨难最后拉开了最恐怖的序幕。信封上邮戳显示的地址是澳大利亚西部的皮尔巴拉,署名——后来经打听得知——是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采矿工程师。里面还附了几张奇怪的照片。我把这封信的全文誊抄在这里,相信读者不会体会不到这封信和照片对我产生的巨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