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专 家(第4/6页)
“我有些概念。”贝莱答道,他清楚记得曾经为了办案而造访一家机器人工厂,在那家工厂的书库里,他看到许多长卷的胶卷书,每一卷都是某个正子脑的数学分析。虽然书中都是浓缩的符号,但平均而言,若用正常速度扫描,每卷的浏览时间仍会超过一小时。而且,即使采用最严苛的规格,仍然不可能造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正子脑——据贝莱了解,那是由于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的关系——这就代表每卷书都必须附上一些附录,来描述各种可能的变异。
好吧,这的确不简单,贝莱不会否认这一点。
杰瑞格博士又说:“既然如此,那么你一定了解,想要设计一个新型正子脑,即使只有轻微的更新,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通常,需要一个中型工厂的整个研究团队,花上至少一年的时间,这还是因为正子线路的基本理论已经标准化,可以用来当作进一步研发的基础,否则必须投入的人力和时间还要多得多。而所谓的标准基本理论,牵涉到了机器人学三大法则,其中第一法则你已经说过了,第二法则是这么说的:‘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而第三法则是:‘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你明白了吗?”
机・丹尼尔原本一直在仔细聆听这段对话,此时突然插嘴道:“不好意思,以利亚,我想确认一下是否听懂了杰瑞格博士的意思。你试图说明的是,博士,若想制造一个正子脑中没有三大法则的机器人,首先必须发展一套崭新的基本理论,而这个工作需要很多年的时间。”
机器人学家流露出非常满意的表情。“这正是我的意思,您是……”
贝莱等了一下,才以不着痕迹的方式介绍机・丹尼尔。“杰瑞格博士,这位是丹尼尔・奥利瓦。”
“你好,奥利瓦先生。”杰瑞格博士和丹尼尔握了握手,然后继续说:“根据我的估计,想要在理论上发展出非阿西宁正子脑——也就是不具三大法则基本假设的正子脑——而且达到可用来制造机器人的程度,至少需要五十年的时间。”
“从来没有人试过吗?”贝莱问,“我的意思是,博士,机器人的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么长久的岁月里,花五十年试试又算什么,怎么会从未试过呢?”
“当然不算什么。”机器人学家说,“可是没有任何人想要做这种实验。”
“我觉得难以置信,人类的好奇心应该是无所不包的。”
“偏偏不包含非阿西宁机器人,贝莱先生,这是因为人类怀有强烈的科学怪人情结。”
“那是什么?”
“这个典故出自一本中古时代的小说,故事描述一个机器人反扑他的创造者。我自己并未读过原文,但这点并不重要,我想强调的是不具第一法则的机器人根本造不出来。”
“甚至相关理论都不存在?”
“至少不在我的知识范围之内,而我的知识,”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可以说相当广博。”
“另一方面,内建第一法则的机器人就一定不能杀人?”
“绝对不能。除非是百分之百的意外,或是为了拯救其他更多的人。而在这两种情况下,由于正子电位突然暴增,正子脑都会损坏到无法修复的程度。”
“好吧。”贝莱说,“你讲的这些都是地球上的情况,对不对?”
“当然啦。”
“那么外围世界呢?”
杰瑞格博士的自信似乎突然打了折扣。“哎呀,贝莱先生,我不能根据自己的知识回答这个问题,可是我确定,如果外围世界发展出非阿西宁正子脑,或是相关的数学理论,我们一定会听说。”
“是吗?好吧,接下来我想谈谈心中另一个想法,杰瑞格博士,我希望你不会见怪。”
“不会,绝对不会。”他带着无奈的神情,先望望贝莱,又望了望机・丹尼尔,“毕竟,如果事情真有你说的那么重要,我很乐意全力协助。”
“谢谢你,博士,我想问的是,人形机器人为何得天独厚?我的意思是,我自己从小到大,一直把人形机器人视为理所当然,但我现在突然发觉,自己从来不知道‘人形’的原因何在。为什么机器人必须有头颅又有四肢?为什么它们多多少少都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