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午 后(第5/6页)

贝莱摇了摇头。“别为难了,机・丹尼尔,这种表情毫无用处。”

他们终于来到入口处,排队的人一个接一个将金属制的餐卡刷过扫描槽,咔嗒、咔嗒、咔嗒……

曾经有人作过计算,一个运作顺畅的食堂,每分钟能够放二百人进来,并完成每张餐卡的扫描,以杜绝换食堂、换梯次或寅吃卯粮之类的行为。此外也有人算过,等候用餐的队伍到底应该多长,才能达到最高的效率;如果有人需要特别的服务,又会浪费其他人多少时间。

因此,如果有人突然脱队,打乱流畅的咔嗒咔嗒,一定会引起一场大混乱。此时贝莱和机・丹尼尔就成了这样的人,他们为了将特许证交给食堂的主管,不得不走到人工服务窗口。

担任过助理营养师的洁西,曾经对贝莱解释过这个道理。

“这会搞得我们人仰马翻。”她说,“特许证会打乱消耗量和库存量的纪录,这就代表需要特别清点一次。我们必须将手中的单子和其他食堂一一核对,以确定不会偏离收支平衡太远,希望你了解我的意思。我们每周要制作一张收支平衡表,如果出了什么错,有了超支的情形,一定会归咎到我们头上。总之,乱发特许证给亲朋好友的大城政府绝对没错,唉,真受不了。每当我们宣布不得不暂停自由选餐,你想想,排队的民众难道不会鼓噪吗?最后背黑锅的,总是柜台后面的服务人员……”

贝莱早已将洁西这番话背得滚瓜烂熟,所以这时他相当清楚窗口后面那张晚娘面孔是怎么回事。那女员工匆匆记下相关资料:原社区、职业、换食堂的原因(“公务需要”真是个令人非常恼恨却无法拒绝的理由)。然后,她用夸张的动作将那张单子对折,塞入一个狭缝,电脑立即开始读取并消化那些资料。

接下来,她转向机・丹尼尔。

贝莱毫不留情地说出她最不想听到的答案:“我的朋友是外城人。”

看来那女子的火气终于全面爆发了,她说:“劳驾告知哪个大城。”

贝莱再次替丹尼尔挡下这个问题。“公务需要,无须细表,每餐记到警局账上即可。”

那女子猛地抬起手来抓下一本单据,然后,她熟练地用右手的食、中两指按出暗光码,填好了必要的资料。

她又问:“你们要在这里吃多久?”

“由上级决定。”贝莱答道。

“在这里按指纹。”她将资料表倒转过来。

当机・丹尼尔伸出手指按下去的时候,贝莱仅仅担心了一下子。不用说,他们既然为他做出整整齐齐的指头,还镶上光亮的指甲,当然不会忘记制作指纹。

那女子将表格取回,插入手肘边那台永远喂不饱的机器。机器吞下表格后,并没有吐出任何东西,贝莱因而又松了一口气。

最后,她取出两张鲜红色的金属卡交给他们,这种颜色显然代表“暂时”。

她说:“坐DF桌,不能自由选餐,我们本周有些困难。”

他们乖乖走向DF桌。

机・丹尼尔说:“据我所知,你的同胞几乎每天都在这种食堂用餐。”

“没错,这是当然的,但在陌生的食堂用餐是件相当可怕的事,周围没有一个你认识的人。在你自己的食堂,情况就大不相同,你可以坐在自己的固定座位,身边不是家人就是朋友。尤其小时候,走进食堂是一天里最愉快的一件事。”贝莱沉浸在回忆中,不禁露出微笑。

DF桌显然和周围几桌一样,专门保留给“差旅客”使用。凡是坐在那一区的人,个个不自在地盯着自己的盘子,彼此并没有交谈。不过,他们不时会偷偷抬起头来,以羡慕的目光望着邻区那些有说有笑的人。

贝莱心想,再也没有比在外区吃饭更不舒服的事了。有句老话说得好,无论怎样粗陋,自家食堂都没的比——甚至食物都特别好吃。虽然已有无数的化学家指天发誓,即使你到了约翰内斯堡,吃到的仍是完全一样的食物。

他选了一个板凳坐下,机・丹尼尔跟着坐到他身旁。

“不能自由选餐。”贝莱一面说,一面摇摇手指,“所以只要按下那个开关,就等着上菜吧。”

两分钟后,桌面上一块碟形区域滑向一旁,一个餐盘升了上来。

“洋芋泥、酵母牛肉酱,还有焖杏仁。唉,好吧。”贝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