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 (未来三部曲3)(第4/5页)

我们飞越海洋,然后是欧洲原始的森林,遍布高耸的橡树、松树和云杉,其间间或点缀着开阔的草原和成群的动物。妈妈指着动物告诉我,它们是欧洲野牛、欧洲野马和麋鹿。“五百年前,”妈妈用思维对我说,“这里还都是农场,生长着人类依赖的共生植物克隆体。所有的基础设施,整个星球的资源仅仅维持几十亿人口的生存。”

我难以置信地看着妈妈。

“看见远处有驯鹿生活的山峦没有?那里原来是莫斯科,被河流冲毁、被泥沙埋葬前曾是一座伟大的城市。

“有一位奇点降临前很久就过世的古代诗人奥登,我记得他写过一首《罗马陷落》。”

她跟我分享诗中的意象:成群的驯鹿、金色的原野、空荡的城市、雨水,从来都是雨水爱抚着世界被抛弃的外壳。

“很美,对不对?”

我享受当下的时候又觉得不应该如此,毕竟妈妈最后还是要离开,我也还得为此生气。难道是因为喜爱飞行和感受真实世界她才想要离开?

我看着下方经过的世界,本以为仅有三维的世界会非常平淡无趣。其实不然,这里的色彩比我曾经见过的一切都更鲜明,真实世界有一种随意自然的美感,让人难以想象。不过此次亲见之后,我也许可以和爸爸一起,以数学的形式重现,毫无差别地复制真实世界。我跟妈妈分享了这个想法。

“可我知道重建不真实,”妈妈在心里说,“这才是最关键的。”

我在脑海里把她的话反复琢磨。

继续飞行,我们在有趣的动物和历史遗迹上空停留,如今后者只剩下一片片碎玻璃,因为泥土早已被冲走,金属也锈成了粉末。与此同时,妈妈用思维给我讲述着一个个故事。在太平洋上空,我们下降去寻找鲸鱼。

“我把加入你名字里是因为我像你这么大时特别喜欢这种生物。”妈妈告诉我,“它们是稀有的物种。”

我看着鲸鱼破水而出,拍打海面,觉得它们根本不像我名字里的。

来到美洲,我们停下来观看熊群,它们也毫不害怕地抬头看着我们(毕竟维护飞行器只有成年母熊的大小)。最后我们来到大西洋沿岸的一座覆盖着茂密树林的河口岛屿,岛屿上河流纵横,海岸上还点缀着湿地。

一座城市的废墟占据岛屿的最南端。摩天大楼空荡的结构已经变成黑色,玻璃窗早已破碎殆尽,它们像一根根石柱,高耸在周围丛林之上。在它们的阴影下,我们能看见郊狼在逐鹿。

“你看到的是曼哈顿的遗迹,很久以前这是最伟大的城市之一。我就在这里长大。”

接下来,妈妈向我回忆起曼哈顿的荣耀时光,以肉体形式存在的人类大量生活在那里,像黑洞一样消耗能量。人们独自或成对居住在自己的大房子里,拥有一些机器,它们可以载他们四处游走,可以提高或降低温度,可以做饭和清洁,或是带来其他的妙处,可又无时无刻不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向空气中排放碳和毒物。每个人浪费的能量可以维持一百万虚拟空间的意识生存。

然后奇点时代来临,最后一代人类走向两个方向:一支被死神带走,一支进入数据中心,伟大城市陷入一片寂静。雨水渗入墙壁和地基的缝隙,经过冻结和融化,把缝隙撬得更大,直到大厦倾倒,仿佛古代恐怖的伐木场面。柏油路面开裂,幼苗和藤蔓从中生长,城市渐渐向植物的生命力屈服。

“仍然屹立不倒的建筑是古人类过度设计的结果。”

如今没人谈论工程建设,由物质构成的建筑低效、刻板、有限,消耗太多能量。有人教导我,在人类知道有更好的选择之前,工程是黑暗时代的艺术。比特和量子比特要更加发达,对我们的想象力没有限制。

妈妈对我的想法笑了笑:“你跟爸爸的看法一样。”

飞行器降落在一片空地,早已人去楼空的摩天大楼清晰可见。

“我们的旅程从这里才真正开始。”妈妈心里想,“重要的不是我们走了多远,而是我们利用现有的时间做了些什么。别害怕,芮妮,我给你看点儿有关时间的东西。”

我点点头。

妈妈激活降低飞行器处理单元频率的常规操作程序,这样电池就可以用久一些,不过我们的思维也慢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