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遗民 (未来三部曲2)(第4/6页)
高中里所有学生用最后几个月的时间在纺织历史博物馆进行研究,调查我们自己织布的可能性,以备城市废墟中可用的织物被我们搜刮殆尽。这简直就是因果报应:随纺织业兴起的洛威尔,在如今这个技术衰退的时代,居然要寻回那些失落的纺织技艺。
爸爸离开一周之后,我们收到了妈妈的电子邮件:
我错了。
有时候,我带着悲伤怀念过去。我的孩子,我想念你们,还有我俩抛弃的世界。尽管大多数时候我沉迷于此,却也经常惊讶于这里的美好。
这里的人多得数不清,却一点儿也不拥挤。在这个家里有无数住处,每个人的心智都盘踞于自己的世界,无尽的空间和时间属于这里的所有人。
我该怎么跟你解释呢?只能重复大众用过的说法。在过去的生活中,我隐约觉得生命受到肉体的隔离、限制和束缚,不过现在,作为一个纯粹的灵魂接受永生的洗礼,我自由了。
通过心灵之间直接沟通,我和你父亲亲密无间地分享彼此的感受,言语怎能与此相比?听他说有多爱我怎能比得上直接感受他的爱呢?真正理解别人,体验他思维的每个细节——这真是太美妙了。
他们告诉我这种感知叫作“超现实”,可我一点儿都不在乎称谓。我曾固执地守着陈腐的血肉皮囊不放,简直是大错特错。我们,最本质的我们,一直就是以特定模式不断逾越原子间深渊的电子,不管电子处于大脑还是硅片,这又有什么区别呢?
生命本应神圣而不朽,可我们的生活方式却不足以维持,我们向这个星球索取得太多,其他所有物种为了我们牺牲得太多。我曾以为这是人类生存所产生的一种必然影响,然而不是这样。如今,随着油轮搁浅、轿车和卡车停用、土地闲置、工厂歇业,几乎被我们毁灭的那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正在复苏。
人类不是地球的毒瘤,淘汰效率低下的肉体和无法胜任的机器,这才是我们需要做的。有多少意识存在于这样的新世界,纯粹的电子灵魂和虚拟思维?可以无穷无尽。
来加入我们吧,我们都等不及再次拥抱你们了。
妈妈
劳拉边读边哭,而我毫无感觉。写这封信的不是我妈妈,真正的她十分清楚生命的真谛在于艰难生活中的那种真实:人与人之间尽管无法完全理解却又对亲密情感的不断追求,以及肉体遭受的苦痛折磨。
她曾教导我们,正是不可避免的死亡造就了人类。个体有限的生命让行为拥有意义。我们死亡是给后代腾地方,每个人在后代身上延续,这才是真正唯一的永垂不朽。
维系着我们,需要我们真实存在的,正是人类注定要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而不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虚幻现实。
写信给我们的是妈妈的幻象,它用事先准备的宣传资料,诱惑我们进入虚无。
卡罗尔和我结识于早期的一次寻宝之旅。她家位于灯塔山,全家人一直躲在地下室。一群野蛮人发现他们之后,杀死了她父亲和哥哥,她就要惨遭毒手的时候,我们出现了。那天我杀死了一个披着人皮的禽兽,但我一点儿都不感到遗憾。
我们把她带回洛威尔,尽管她已经17岁,但是有好几天她都黏着我,不让我离开她的视线,即便睡觉时也让我握着她的手陪她。
“也许我们全家犯了个错误,”有一天她说,“要是选择上载,我们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这下我们只有丧命的份儿。”
我没有跟她争论,只是让她跟着我去做一些日常工作。我教她如何维护发电机运转、如何相互尊重、如何保存旧书和坚守传统习惯。尽管像烛火一样岌岌可危,但这个世界上仍然存在文明。有人死去,也有人降生,生活——甜蜜、快乐、真实的生活——还在继续。
后来有一天,她吻了我。
“这个世界上还有你,”她说,“这就足够了。”
“不,还不够。”我说,“我们还要带来新的生命。”
今晚意义非凡。
杰克站在门口,他穿着那件晚礼服看上去相当英俊。我当年就是穿着它参加毕业舞会的。他们将播放同样的曲目,音响设备只是一台旧笔记本电脑和眼看就要坏掉的扬声器。
露西身着盛装,美丽迷人:白色衣身配上黑色印花,剪裁简洁,但是端庄典雅。她的裙子宽大而又修长,优雅地垂到地面。卡罗尔为她做了头发,波浪配上闪粉,令她看上去既充满魅力,又有一丝顽皮的孩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