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之旅(第2/7页)
“有这等事?”
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颇费口舌。对方不乐意地撤回了申请。周东没有问对方是什么单位的,但他想可能是军事部门或某个大集团公司的。这些部门通过自己的关系,也申请到了电话旅行权,但它们只能在专用网上运行。总是有些用户试图通过公用网作范围更大的旅行,这种事以前也遇到过。一般情况下,值班员只是驳回其申请,而不予点破。
邮电系统与非邮电系统的矛盾,有时想起来也挺有意思的。
蜂鸣器第二次响起时,是九点十分。
计算机显示,有一位旅行者希望进行长途旅行,但他的身份卡只是丁级,也就是说,只能进行市话范围内的旅行。计算机已把他的申请驳回,但旅行者仍然顽固地申请,因此计算机就自动转到人工操作上来了。
周东接通了申请者的电话。
“怎么回事?”
“咳咳,对不起。这件事,我已给你们分局局长打过招呼。他说让我直接通过你这个站就行了。”
“什么?”
“他没给你交代吗?”
“您等一下。”
周东查看了一下记录,发现没有谁交代有这么个关系。但他不敢掉以轻心,于是往分局局长家打了一个电话。
“哎呀,是有这回事。你看我忘了给你打招呼了。小周,是这样,这是我们系统的一个老关系老客户,就给他方便一下吧,啊?”
周东能想像出局长睡眼蒙眬的样子。他说:
“可是,他的那种身份卡,计算机是不能接受的,完不成数字信号转换呀。”
“你们站不是有人工转换权吗?”
“这……”
“就这样吧。有人问就说是我说的。”
“不会出什么事吧?”
“放心。没事。”
通常,身份卡上储存了旅行者的编码信号。临时进行人工编码,是应付紧急情况而采取的措施,需要三名局级领导的签名批准。但分局局长这么说,周东也不敢违命。
况且,私下安排旅行,在邮电系统中也时有发生。周东以前就帮上级弄过几回,但他还从来没有为自己和家人、朋友谋利过。
所谓人工编码,其实最终也是要由计算机来完成的,只不过中间需要周东通过键盘输入十三个特别指令。由于旅行申请者已有地区身份卡,这件事办起来倒很容易,只要把双相码变换规则作一次更改就行了。
周东把一切弄完,没好气地对那人说:“下次记住,别硬把身份卡往计算机那儿送。它是不认来头的。”
“多谢。晚安。”
能量尖锋又一次闪烁,向邻近的长途局运行。计算机开始自动计费。周东想,局长大概给长途局也打过招呼了。
技术的进步看起来气势汹汹,可是与几千年来默默存在的人情世故一顶撞,顿时变成了纸老虎。
是否在某个时候,利用职权也替小娟安排一次这样的旅行呢?周东一发觉这个念头,便立即把它打消了。
他从录音电话上取下磁带。上面有刚才他与局长的通话。录音电话是他私设的,以留后路。
十点钟,蜂鸣器再一次响起。这次是表示计算机中有重要电子邮件。
周东作了查阅。电子邮件是邮电公安局发来的,一名罪犯正在逃往中部大城市的路途中。罪犯可能利用电话线路逃亡。邮电公安局没有说明那人所犯罪行的性质,只是报告说他的旅行证号是一〇〇九七五。
周东将这个证号输入计算机的一个特别程序。一但罪犯用这个证号申请旅行,计算机就会截获他,并自动报警。
他不能通过电话旅行了,周东想。
他思忖,他是一个什么人呢?反正不是普通人。有旅行身份卡的,都是上层人或有特殊身份的人。国家对电话旅行控制得很严,就像早先的火车软卧。周东这样的人,就是代表国家来管制电话旅行的。
想了一会儿罪犯,他又可怜起自己。他不能作电话旅行,只能挤公共汽车。如果他能随时随地出现在小娟面前,会是怎样啊。
不过,加强控制是有道理的。像美国,一下放开来,把转换器普及到家庭,随便打个电话,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线路到想去的地方,那样太危险了。据说,在白宫的复原器中,就曾经发现过持枪的醉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