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十六章 前后夹击(第3/4页)
巴加内尔追的这两只恐鸟与大獭兽、翼手龙是同时代生物的后代。这种恐鸟足有18英尺高,颇似鸵鸟,且胆子很小,跑得挺快。它跑的时候,枪是没法打到的。几分钟后,那两只恐鸟便消失在那片高大的树木之中了,猎手们徒劳一场,还白白浪费了不少子弹。
3月1日那天晚上,哥尼纳凡一行终于走出了贝壳杉林,来到5500英尺高的伊克兰吉山下过夜。此时,他们距芒尕纳姆山已有100英里了,再走30英里就到了海岸。蒙格尔斯原来计划在10天内赶到海岸,没想到这段路如此难走,绕来绕去,估计足足多走了五分之一的冤枉路,一个个都累垮了,实在撑不住了。这一带常有毛利人出没,还不能掉以轻心。大伙儿强忍着一身的疲惫,第二天一大早又出发了。
还要整整两天才能到达海岸,而且又要穿过毛利人活动的地带,所以大家必须打起精神,提高警惕。
过了右边的伊克兰吉山后,前面左侧是海拔3700英尺高的哈迪山,夹在这两座山之间的路十分难走。一行人要穿过一片绵延10多英里的莽原,上面勾儿茶藤丛生,这种植物的枝条像柔软的长绳,人们又形象地称其为“窒息藤”,常常缠住人的胳膊腿儿,让你无法逃脱。他们艰难地走了两天,不得不用斧子斩断这些“千头蛇”,开辟出一条道路。这里根本不是打猎的地方,猎手们也不能像往常一样献上自己的猎物。他们自带的干粮已所剩无几,又不能及时补给。他们越是急着赶路,就越是渴得厉害,但是这里又没有水喝。
哥尼纳凡一行人的遭遇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他们还是头一次被逼到濒临崩溃的边缘。他们已经提不起脚了,只能拖着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往前挪动,只有身上仅存的求生本能表明他们还是一具活物。就这样,经过一路艰辛,他们终于走到了太平洋海岸的洛坦角。
远远望去,看到有几个草棚,像是最近才遭受战火蹂躏的村庄,整个村子仅剩几个歪七倒八的空棚和几块荒芜的田地。到处一片狼藉。
旅行队正吃力地在海边走着,突然看见一英里外有一群扛着武器的土著人向他们冲过来。哥尼纳凡一行被困在海边,无处可逃,准备用尽最后的力量奋力一搏。就在这时,只听见蒙格尔斯大叫道:
“船!有条小船!”
没错,在离他们20步远的沙滩上,就有一条小船,上面还有6支桨。于是,众人急忙把小船推入水中,飞一般地逃离海岸。蒙格尔斯、麦克纳布斯、威尔逊和穆拉第负责划桨,哥尼纳凡掌舵。两位女士、罗伯特和奥比内都躺在他身边。仅用了10分钟时间,他们就划出了四分之一英里。海面上一片平静。逃亡的人也静默无言。蒙格尔斯不想离岸太远,正准备让大家沿着海岸划去,可就在这时,他手中的桨却突然停了下来。

土著人挥着武器,向他们奔来
原来,他发现从洛坦角跟来了3只独木舟,显然是来追赶他们的。
“往深海划!往深海划!”他大叫道,“要死,也要死在大海里,千万别落到毛利人手中!”
4位桨手齐心协力,小船划得飞快。一会儿就到了深海处,3只独木舟穷追不舍,死死咬住不放。可怜的逃亡者体力不支,速度慢慢降了下来。眼看追兵越来越近,已不足两英里了。土著人正准备开火,这下看来是无论如何也避不开土著人的袭击了。
哥尼纳凡站在船尾,不知所措,左顾右盼,幻想着出现奇迹。他在期望些什么呢?是在祈祷吗?难道他有什么预感不成?
没过一会儿,他的眼睛突然一亮,指着远方。
“船!有一艘船!”他大声叫道,“朋友们,快划,使劲划!”
桨手一听,连忙加快了划的速度,小船飞快地向前冲去。巴加内尔立即站立起来,举起望远镜对准那黑点观察。
“没错,”他说,“是艘船,还是艘大型汽轮呢!正全速航行,朝我们开来了!再加把油,伙计们!”4支桨不停地划着,小船如离弦之箭,飞速前进。这时,后面的独木舟也甩远了一些。汽船离小船越来越近,他们甚至能看清船上两根没有起帆的桅杆了,大股大股的黑烟直冒。这时,哥尼纳凡把舵柄交给了罗伯特,抓起巴加内尔的望远镜,认真地观察着那条汽轮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