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五章 勇敢机智战怒涛(第3/4页)
人们就在这种状况下熬过了一整夜,希望天亮后风暴会减弱一些。可哪知道,快到早晨8点钟左右时,风力更加猛烈,风速高达每秒30米,已变成了飓风。
蒙格尔斯表面上一声不吭,但内心深处却焦急不安,为船和船上所有人的安危而担忧。船倾斜得越来越厉害,甲板支柱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主桅上的辅杆时刻被浪头击没。船冲进了浪谷,好一阵子,船员们还以为船爬不起来了。水手们准备拿起小斧头,砍断主桅的缆索。一分钟后,船帆被狂风撕破,像一只只庞大的信天翁一样随风飘去。一下子,船居然又漂起来了,但此刻它已经失去了控制,失去了平衡,只能随波逐流,没有方向。船剧烈地摇摆颠簸,桅杆几乎要被折断。若继续像这样行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约翰·蒙格尔斯似乎已智穷才尽,只好决定拉起前支索三角帆顺风行驶,可谈何容易,他花了几个小时,也不知拉了多少次,直到下午3点的光景,才将三角帆拉上辅杆上去。
邓肯号这才被小三角帆带动起来,开始以难以置信的速度顺着飓风向东北方向行驶。船必须保持最大速度前进,因为随着飓风只有靠快速才会更加安全。有时它还甚至越过巨浪,以它那锐利的船尖划开一道道巨浪,冲出浪谷,邓肯号就像鲸鱼似的在奔腾翻卷的海涛里肆意翱翔。时而,船的速度和浪头同步,船舵已失去其作用,因而左冲右突,几度险些把船闪翻。时而,在飓风的推动下,浪比船快,浪头远远高过船顶,以不可阻挡之势,从船头滑过甲板扫到船尾。
12月15日的一天一夜就在这希望与绝望交替的险境中度过了。蒙格尔斯船长连一口饭也没吃,自始至终坚守自己的岗位。他表面上沉稳冷静,但内心却火烧火燎,两只眼睛紧紧盯着北面的憧憧雾影。谁也难料下一步会有什么样的灾情会发生。
的确,太恐怖了!邓肯号被飓风刮离了航线,以无法控制的速度向澳洲海岸奔去。船长总感觉到有一场灾难在等候着他。他很清楚,一旦触礁,将船毁人亡,粉身碎骨。他估计船现在离澳洲海岸已不足12海里,在这种情况下靠岸,就意味着触礁遇难,甚至有可能会沉船。此时此刻若仍留在海面上,反倒安全些,即使风浪再大,总有办法对付。若是被风暴吹到岸边一撞,可就完蛋了。
蒙格尔斯找到哥尼纳凡爵士,与他私下进行交流,毫不掩饰地说明了眼下的处境。他会无比镇静地面对现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让邓肯号冒险靠岸。
“为了救船上的人,我的爵士,只能孤注一掷,或许还有救。”蒙格尔斯补充说。
“你就果断行事吧,约翰!”爵士说。
“海伦娜夫人怎么办?格兰特小姐怎么办?”船长又说。
“到最后关头我再告诉她们。船果真毫无办法留在海上,你通知我一声。”
“一定,爵士。”
爵士回到女客们乘坐的舱房。虽然爵士只字未提,但女乘客们已感觉危在旦夕,只是不知道危险系数有多大。她们已充满勇气,随时准备面对一切。这时,地理学家巴加内尔正不合时宜地给罗伯特解释大气环流理论。他给小罗伯特讲述了什么是龙卷风、旋涡风、直线台风,各有哪些不同。而麦克纳布斯在一旁带着宿命论观点静候末日的降临。
上午11点左右,风暴强度有所减缓,湿漉漉的雾气也渐渐散开。约6英里处开外,船长影影绰绰看见了一片的低矮海岸。游轮直直地朝着那片陆地疾驶而去,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前方浊浪滔天,约50英尺高的浪头以排山倒海之势猛压而来。约翰立刻明白浪头只有遇上坚实的阻挡才会翻腾得如此高。
“有暗礁!”他对奥斯丁说。
“好像是。”奥斯丁回答说。
“我们的性命真的捏在上帝的手中了,”约翰船长说,“如果这片暗礁没有缺口让船驶过去,如果邓肯号没能对准那缺口,那我们就完蛋了。”
“此刻,潮水正高,或许我们能跨过去,船长。”
“你瞧浪头那么高,什么船能闯得过去呀?只能听天由命了,伙计。”
与此同时,邓肯号在小三角帆的推动下,正以飞快的速度向岸边驶去。一刹那,离暗滩仅两英里远了,此时依然浓雾弥漫,雾气遮住了船长的眼睛。但蒙格尔斯依然透过浪花看见了那片较为平静的水面,心想,如果邓肯号能驶到那里,相对来讲应该比较安全。但是,怎么才能驶进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