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第8/25页)

可惜这一切无法稳固,这些新形成的突触结构将在几天后坏死,一切新获得的知识之花都会随之凋谢。

放下《飘》后,我又将手伸向了另一本厚厚的《编码宝典》,这是一本技术性很强的科幻小说,我花大半小时读完了它。有了之前刚学到的大量生词打底,读这本书的速度也翻了一倍。

然后是花了二十分钟看完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然后……

三个小时后,我已经读完了七本英文小说,两部莎士比亚戏剧,一本雪莱诗集,一部牛津的《英国文学简史》,虽然这在浩如烟海的英语文学里不算多,但举一可以反三,我对于每本书内容的理解吸收都胜过常人的十倍。到最后,我可以说自己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不亚于任何英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而对英语深层结构和意蕴的理解,或许犹有过之。这让我重新鼓起了信心,无论英文高考是考莎士比亚还是海明威,对我都是如履平地。

但知识并未因此满足,我如饥似渴地想找到更多读物,汲取更多的知识,我刚翻开一本英文版的The Federalist Papers,看了一下前言,这是汉密尔顿等人关于美国制宪发表的论战文集,对美国社会和政治思想有着深远影响。我随手翻了两页,觉得挺有意思,正想看下去,忽然手机响了,提示接到了一个语音微信,来自叶馨:

“林勇,你应该没睡吧?今天我联系了你好多次,怎么一直没有回复?我真的很担心你,都偷偷哭了好几回了,回我一下好吗?有什么问题,我都会陪你面对的。”

我大感歉疚,自从下午考完后,这些事还没跟叶馨说过,她发了好多微信我也都没回。我放下手头的书,回了她一句话:“我没事,你早点休息吧,明天见。”

一分钟后收到了叶馨的回复:“我刚才给你家打电话,说你半夜出去了。你究竟在哪儿?”

我不得不说实话:“我睡不着,在堂叔家的书店里补充知识。”

“告诉我地址,我马上来。”

半小时后,叶馨从一辆出租车上下来,站在了我面前。司机好奇地望了我们几眼,开车走了。叶馨嚷着:“你究竟怎么回事啊!半夜跑到这里来了……你怎么了?发烧了么?”

“我怎么了?”我倒是有些好奇。

叶馨摸了摸我的额头:“你脸颊上好红,额头也特别烫,好像发烧一样。”

“正常的。”我说,“大脑活动太剧烈,我现在拼命就想看书。”

“你家里说,你吃了两枚苯苷特林?”

“……我没别的法子了。”我不得不把事情简略地告诉她。

“可是万一有什么事情……”叶馨开始眼泪汪汪。

“没事的,至少我现在感觉很棒。”我说,“你别担心了,先回去休息吧。”

“回去什么。”叶馨撅着嘴说,“我是偷偷跑出来的,我陪你在这里吧。”

“你陪我?”我心中一跳,我和叶馨还从来没有这么晚单独待在一起过。

“嗯。”叶馨脸也红了,便转移了话题,“对了,我还带了好多吃的,丹麦曲奇、日本梅饼,还有法式小面包……”

我们坐在一起,我又抽了一本英文的《荆棘鸟》翻着,叶馨好奇地看着我一页页不间断地翻着书,问:“这么快,你记得住吗?”

“记得住。”我说,“我看完后还可以讲给你听。”

叶馨也尝试着看了几页,但很快就放下了:“虽然能勉强看懂,但看着还是太吃力,你现在智力有多高啊?”

“我不知道,反正花了一小时左右硬看下去,这些英文书就都能看了,我现在觉得就是给我本法文书我都能看明白。”

叶馨却露出了担忧的神色:“这种效果的神奇……已经远远超过苯苷特林II了,我担心副作用也会特别大,你可要小心。”

我也不是没有一些担忧,却不肯露出来:“没事的,我有预感,明天我会考得非常非常好。”

就这样,我们在那家小书店里一起读书到天明。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夜,多少希望,多少憧憬,多少忧虑,多少哀愁。我们就这样依偎在一起,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任时间将我们带向那不可测的未来。

只是当时,我们还不知道未来将会变得何等诡异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