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神刀没落(第6/8页)
我看得眼花缭乱,置身幻境,在偌大的别墅里几乎失去了方向。最后申行带我来到了一间幽静的书房。
申行轻轻地恭敬地敲了下门。
“进来。”温文尔雅的中年男人声音。
里面的人到底是谁呢?我的脚趾微微颤抖着,心悬到了嗓子眼,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申行慢慢地推开了梨花大门,一股书香味迎面扑来,恍若打开了一扇天堂之门。
眼前全是书,密密麻麻的书,汗牛充栋的书,书架下还有一个带滑轮的小楼梯,方便主人推着它随时取阅高架上的书籍。
而背对着我,一个穿着明朝长衫的中年男子坐在一张太师椅上,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
“老师……”申行欲言又止。
“啊!”我失口叫道,太不可思议了!
中年男子慢慢地转过椅子,露出了一张气宇非凡,白皙端正的脸,那是一种长期浸淫在书香中,浑身散发智慧光芒的气质。
更令人惊讶的是,张教授的额间多了一只眼睛,仿佛是闻太师重生,二郎神转世!
我忽然想起无影刀下方的那个小圆洞。好像刚好和张教授额头的眼睛大小一致!真是太离奇古怪了!
“张不凡教授!”我难以置信地叫道,“居然会是你!”
“是的。”张教授起身与我握手,“我还没死。”
他的手是温热而自信的,我似乎感觉和他握手的时候,也沾染到了他身上源源不绝的知识的输入。
“无影刀和海底宝盒都在我这里。”张教授打开了抽屉,隔空挥手。
一道无影刀从中无声无息地升起。而海底宝盒也被稳稳地托起。
“您,您真的,真的就是勒索那些巨商高官的神秘刀侠吗?”我实在太过吃惊,以至于有点结巴。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而余。”张教授感慨道,“谁都以为我是十恶不赦的凶手,但谁知道我背负着天下的骂名,做的却是替天行道的正事呢?”
我深为触动,默然无语。
“那些贪官巨商的赃钱比我想象的不知要多出多少倍。这些吸着民脂血膏的国家蛀虫,尸位素餐的无良暴吏,唯恐天下不乱的金融巨鳄,就任由他们逍遥法外,醉生梦死吗?”张教授狠狠地捏紧了拳头,“不!不!总需要正义的力量去惩罚他们!于是,上天赐我这神奇的力量,去锄强扶弱!救国救民!匡扶正道!”
申行小声说,“这次南方地震,那个二十亿的匿名捐款就是张教授捐的。”
我被震惊了,“你说上天赐予你神奇的力量,是什么意思?”
张教授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年轻人,你一直在追究这件神秘的事情,我很欣赏你的勇气,愿意把我的经历与你分享。”
张教授开始诉说他的故事,我发现申行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张教授,散发出一种暧昧的,细微的情感意味:
有一个人,他祖籍浙江鄞县,年少时就读于京城,学业有成后在东南小城教书为生。一次回乡途中,他发现了祖上留下的一卷残本。他根据残本的线索,苦心钻研明史,发现了许多罕为人知的秘史。于是,他组织了一支探险考古队,来到闽江边,先是挖掘孙中山先生夜游闽江的石碑,进而想找到孙中山也曾在找寻的那把曾经为郑成功立下汗马功劳的绝世宝刀。
他,成功了。
他找到了水下的石碑,但是他却没有勇气把它挖出来。
因为历史上拥有过宝刀的国姓爷最后还是失败了,武力,不一定是夺取天下最好的办法。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并不是有一样神兵利器就可以独霸天下,称雄寰宇的!
于是孙先生放弃了寻找无影刀的愿望,仅在闽江留字纪念。后来,先生花巨大精力,呕心沥血写出了闻名海内外的《建国方略》。其中提出了以福州和厦门为中心,呈星状散布的铁路网,再辅以内河航运、沿海商埠和渔业港的种种构想,并对闽台经济建设尤其是港口交通建设等有诸多论述。
但是谁都无法想象,这个平日里保守传统。一丝不苟的大教授却有龙阳之好。
围绕在他身边,崇拜他的年轻女学生,蜂蝶迷眼,不胜其数。她们都很好,但他就是不喜欢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