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 仑(第6/11页)
“是,大人!”那墨者响亮地应答。过来半晌,他慢慢地抬起头来,犹豫着问:“大人,这茫茫雪山,我们到底要去哪里啊?”
田襄子叹了一口气:“从明天开始,你带人在前面探路,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可以歇脚的地方。”
墨者点点头,退了出去。
田襄子绕过火炉,来到一个小桌子旁。桌子上放着一个瓦罐,里面是一株新植入的“妖果”的幼苗。他把它命名为玉树。玉树的生命力极其顽强,他听山下的探子讲,前几天他们上山时,一路遗落在雪山上的玉树种子,全都发了芽,有的甚至都已经长到尺许高了。
秦军退兵后,他们就立刻着手安排撤退进山的计划。除了必要的衣食和工具,带得最多的,便是这些玉树种子。他模模糊糊地能从这玉树上看到一丝天道的痕迹,仔细一想,思路却仍然混乱不堪。一路上,他几乎沉浸在这样不断的思考中,就在刚才,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不断发酵,像野草一样不停地疯长,向不同的方向不停地延伸,和其他的现象也逐渐结合起来,变得越来越牢固了。
气,也是有疏密的。
这个想法是在上山的过程中,首先由身体感觉到的。越往上走,就越感到呼吸困难。每吸一口气,都仿佛要耗尽全身的力气一样。前进的步伐越来越沉重,人们不得不时时停下来休息和适应。
这时,他就想到了玉树那圆圆的果实。万物都有疏密之分。木头可以浮在水上,是因为木质轻于水。那么如果有一种气,比天地自然之气更轻,那不就可以浮于空气之中了吗?
这么明显的事情,自己为什么早没有想到呢?他脸上渐渐露出了微笑。
手记三
【猜测二】元力只有一种,方向都是向下。
【猜测三】万物有疏密。密者所受元力较大,疏者受元力较小。
【解释】圆果中凝聚了极疏之物,在天地间其他密者的排挤下,被迫上升。
【定义】轻气,圆果中凝聚的比天地之气更疏之物。
他对着玉树幼苗上刚长出的小粒果实,翻来覆去地观察着。“轻气”是怎么产生的呢?所谓“偏去莫加少”,轻气的产生,又伴随着何物的“偏去”呢?
他从随身携带的背囊里拿出了一册竹简,取出笔刀。笔尖轻轻地落在竹白上,但没有留下刻印的痕迹。他犹豫着要记下点什么,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突然,一阵剧烈的轰响在耳边炸开。随之而来,强烈的冲击气流掀翻了帐篷的门帘。目光所见,在半丈开外,一辆四轮的木制篷车被炸得四分五裂,一个墨者倒在车旁。
他认得那辆车。那是输运玉树果实的货车。那车和一般的马车差不多大小,用木板封闭得严严实实,里面满载着成熟的圆果。
一股淡淡的白雾笼罩在篷车周围。
“怎么回事?”他问道。
“他……他说车里有点冷,想点火取暖,结果就……突然炸了。”一个墨者惊魂不定地回答。
田襄子走近一点,看着那白雾,用手扇动着闻了闻,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查看了车上的玉树果,发现其中有一个果皮早已破裂了。为什么会爆炸呢?皱着眉头,他静静的思考了片刻。这爆炸似乎让他想到了什么,可是又捉摸不定,模糊不清。
受伤的墨者很快被抬到一旁。一个白发的医者正在对他进行仔细的检查。
田襄子的目光在裂开的玉树果上游移,那水雾般的白气慢慢散开了。
突然,一个新的想法击中了他。
“偏去”的,难道是——水?他沉吟着,或许以后有机会可以再试验一下。
不过现在,他环顾四周,长叹了一口气。
队伍越拖越长了。越往山上走,风就越狂,有时候不得不倒转身背着风走。身边经常是深不见底的悬崖绝壁,深谷中白云翻卷,雾气腾腾。不仅是车,连人行都异常艰难。周围的一切都是冷冰冰,硬梆梆的。
往上看去,仍然是陡峭的山,一眼望不到顶。
不能这样下去了。在山里东躲西藏,终究还是甩不掉秦军。田襄子望着这茫茫雪山,喃喃低吟着。
看来,只有那一条路可走了!
六 试飞
“没有吗?一个人也没有?”田襄子再一次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