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马行空(第22/26页)

“众所周知,在42年前人类得知那场塌天灾难后,在人类自救的历程中,楚天乐先生做出了最为杰出的贡献。现在他又自愿抛弃躯体,把头颅囚禁在一个球体中,充当人类的雁哨。我谨代表联合国,代表全人类,向他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伊莱娜女士自愿抛弃躯体以陪伴楚先生,我们也向这位大义的女士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现在,我将代表联合国大会,把人类文明自毁指令,亦即把人类的命运,信任地交于我们的雁哨楚先生之手。

愿人类的诸神保佑人类。”

两个工作人员抬着一个金盘,上面放着一只移动硬盘,内含的自毁指令可以直接拷贝到楚天乐的大脑中。休伊什转向鱼乐水和姬人锐:

“现在请灾变时代的另两位功臣,乐之友组织的鱼乐水女士和姬人锐先生,亲手把磁盘插入电脑。”

两个工作人员把金盘交到两人手中,两人取下磁盘,插到电脑里,把另一份密钥交给船长。楚天乐接受了自毁指令,简单地说:

“谢谢你们对我的信任,我将尽力而为。现在我来对指令做出验证。”

他在脑海中暗诵那个自毁指令。随着他的暗诵,电脑屏幕上出现一个红色开关,开关上罩着两道开关锁。暗诵结束,第一道开关锁应声而开。船长在电脑上打出了另一道密钥,第二道开关也应声而开。休伊什说:

“指令通过。现在,只要执行者楚草用食指按下这个指纹开关,自毁指令就将送往地球。”

草儿用食指按下指纹开关,屏幕上显示:

“自毁程序将在30分钟后启动。如需中止,请在30分钟内重复按三次开关。”

草儿按了三次开关,退出程序。

验证结束,客人们同即将出发的船员们依次拥别,同楚天乐和伊莱娜告别,最后是楚草和妈妈告别。24岁的草儿搂着妈妈,热泪滴落在妈妈的肩头。她说:

“永别了妈妈!我会照顾好爸爸的,你放心吧。”

鱼乐水强忍悲酸,拍拍女儿的后背,安慰她:“这不是最后的告别,我还要为你们送上一程哩。”

《雁哨号》启航了。其它客人乘小蜜蜂返回地球,只有《天马号》留下。姬人锐的身体基本复原了,也和苗杳留在《天马号》上,为40年的老友再多送一程。《雁哨号》的结构属于全新设计,但为了赶时间,没有经过工业性试飞,而是把最开始的一段路程作为试飞阶段。为了安全,《天马号》要跟着它观察,直到确认成功。这一波开发研制中,为了最大程度地赶时间,各个阶段(包括试飞)安排得环环相扣。

经历了前一段的天马行空,现在鱼乐水痛苦地感觉到,《雁哨号》太可怜了,它的飞行是捆着锁链的舞步。因为,为了与两个重球保持同步(它们是呆在非本域空间,必须遵从牛顿力学和相对论),《雁哨号》只能以“匀加速状态”缓慢地加速,加速度取定为10g,这是为了让重球中的两人(两颗头颅)尽可能舒适(虫洞内的成员没有加速度)。但这种“匀加速”只是直观的比喻,从原理上说,《雁哨号》是以逐渐加快的断续纵跳来带动两个重球连续的匀加速运动,两种运动之间的差异则由柔性杆件来吸收。

虽然加速度仅10g,但与往日的化学动力飞船也不可同日而语。12天后,雁哨号已经达到秒速十万千米,飞行里程530亿千米。它将加速到半光速后改为恒速飞行。由于行星相位的关系,这段飞行途中只与土星有近距离接触,这颗扁球形的巨大行星浑身布满金黄色的水平条纹,带着它的漂亮星环和十几个卫星,步履从容地从《天马号》的舷窗外闪过。其余时间里,舷窗外只是空旷寂寥的太空,天幕上嵌着一成不变的星图。

《雁哨号》是专为低速工况设计的,在时速十万千米的低速下已能勉强做到连续激发,使自身被虫洞封闭,展现在《天马号》视野中的是一条不发光也不反光的“混沌鱼”。不过,与此前的《诺亚号》稍有不同,这条混沌鱼并未完全隐身,两个球体及部分横杆还露在虫洞之外。有时《天马号》仍用“扒火车”的办法进入《雁哨号》的本域空间,这时能看到两根横杆向后弯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弧形,似乎扑面而来的真空对重球的行进造成了阻力。横杆在中间被混沌截断,外部的球体就看不到了。当然,这弯曲并非是因为“风阻”,而是来自重球的惯性(它只在加速过程中存在)。横杆和拉索弹性极好,当加速度达到10g时,横杆完全折进虫洞内,只把两个球体露在外面,此后,即使加速度再提高,横杆的弯曲也不会加大,所以这是一种“恒阻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