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终极之灾(第7/12页)

3

诺亚号此刻已抵达木星附近,木星重力范围之外。诺亚号停止了激发,以无动力状态悬停。亚历克斯调整了飞船的角度,让船艏观察窗正对着木星。这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以迫人的气势占据了整个观察窗,甚至占据了整个天空。飞船此刻处在木星黑夜区的边缘,面对着木星背面绵延几万千米的极光,极光在太空中摇曳变形,如梦如幻,以它的映照下,木星暗半球的轮廓清晰可见。两极的紫色极光更为明亮,就像巨大的木星带着两只紫色的夜光帽。木星自转极快,带动其大气层顶端的云层,以每小时约3.5万千米的速度旋转。云层被拉成条状云带,与赤道平行,明暗交替分布。云带的结构十分复杂,而且激烈翻卷犹如炼狱之火。至于著名的木星大红斑则更为狰狞,犹如撒旦的一只毒眼,它的颜色在鲜红中略带淡玫瑰色,云团激烈翻滚,形成强大的涡旋。

观察窗中能看到黯淡的木星环和众多木卫星。有脾气狂暴的伊奥(木卫一),颜色鲜红得近乎妖冶。它是太阳系火山活动最强烈的星体,此刻正好有一次火山喷射,喷射出的火山烟云高达数百千米,拖在起伏的山脉和极长极宽的峡谷上。也有更有名的欧罗巴(木卫二),它的表面覆盖着厚达数千米的冰层,明亮的冰表面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冰裂,有些冰裂甚至贯穿5千米厚的冰层。

船员们敬畏地观察着蛮荒强悍的木星。它不应该是朱庇特的宫殿(注:木星的西方名字是朱庇特,即罗马神话中的万神之王),倒更像是撒旦的巢穴。超光速航行造成了严重的心理时差,刚才还在绿水蓝天的地球,转眼就到了地狱般的木星——确实是转眼间!24分钟,也就是一顿午餐的时间,没有加速减速阶段,没有过载体验,飞船就轻松越过了7亿千米的遥远距离!船员们都被过于猛烈的感官突变震晕了。

船长亚历克斯、大副贺梓舟和科学官巴罗在驾驶舱里。贺梓舟对地球呼叫完毕,不再等待回音,因为地球对这次呼叫的回答将在两个39分钟后才能抵达。他对亚历克斯说:

“开始采氢?”

“开始吧。你来驾驶。”

按照预定计划,诺亚号已经实验了高速飞行中的急停,以及在停泊状态下同地球的联络,现在要实验高重力下(木星赤道重力为2.52g)的模拟采氢了,因为在将来的航行途中,氢的补充是飞船头等重要的大事,必须事先进行模拟。

对于化学动力飞船来说,即使在地球那样较低的重力下降落也是非常危险的操作。飞船只能沿一个非常狭窄的角度向大气层溅落,角度过大和过小都会造成飞船失事。但对于诺亚号上身手灵活的小蜜蜂来说,想要降落太轻松了,它有强劲的动力,还有两双能灵活调整角度的大翅膀,足以抵挡木星的强大重力。

贺梓舟带上两名船员,准备离开母船,通过甬道进入小蜜蜂一号,这时地球的呼叫传来了:“诺亚号,这是地球在呼叫,听到请回答。诺亚号,这是地球在呼叫,听到请回答……”

这是地球信号站的自动呼叫,不是对刚才诺亚号呼叫的回答。贺梓舟没有理它,来到小蜜蜂,坐上驾驶椅,操纵它开始降落。小蜜蜂向前喷射着等离子焰流,轻飘飘地潜入大气层,五彩的木星图景快速掠过观察窗。现在重力出现了,不过,小蜜蜂是处于部分自由落体状态,重力被弱化,表现为不到0.3g的重力,贺梓舟三人得依靠安全带来保持在驾驶位。降落过程十分顺利,他们有闲暇来观景了。此时飞船处于白昼区,远看起来十分浓密的云层随着飞船进入而变得稀薄,颜色也淡多了,太阳在云层外闪耀,光线晦暗,个头小如苹果,在木星的淫威下失去了往日的帝王气势。随着飞艇的下降,空气的颜色逐渐变化,从红色变为棕色,变为白色,再变为蓝色。这时再回头向上看,晦暗的太阳已经淹没在浓密的大气中。68颗木卫星中,只有伊奥和欧罗巴在夜空中撒下微弱的光亮。

此后飞艇保持匀速下降,现在作用在他们身上的是2.52g的重力。三人一直等着飞艇在海面上的溅落,结果根本没有感觉到。木星大气层和海洋的成份都是氢,其气相和液相是逐渐过渡的,没有一个清晰的海面。当然区别还是有的,飞艇的下降速度逐渐减小,这是由于液氢的浮力大于氢气的浮力。贺梓舟对船员小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