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劈面相逢(第5/18页)

他小心地吹出一个大泡泡,泡泡悬在吹管前端,颤嵬嵬地长大,七彩阳光在薄膜上轻快地流动,变换不定。泡泡原来是圆球形的,越变越大之后,由于重力的作用变成扁球形。男孩把吹管从嘴里抽出来,对着大泡泡轻轻吹一口气,大泡泡被吹散,分成十几个小泡泡,大小不等但同样的七彩缤纷,在空中冉冉飘走。他盯着泡泡,看着它们的鲜艳色彩慢慢变得平淡,直到迸然碎裂。然后他再吹出一个大泡泡,再把它吹成小泡泡。这样重复几次后,男孩说话了:

“姐姐你看,我对大泡泡吹一口气,按说该把它吹破的。可它没破,会自动分成几个小泡泡。”

此后鱼乐水从天乐妈口中得知,天乐那时已经相当自闭,即使和妈妈之间话也不多。他这会儿能主动对鱼乐水说这么多话是比较异常的,也许“是你俩天生有缘”(天乐妈的话)。看着他在如此命运下却沉迷于童稚游戏,鱼乐水心中酸苦,柔声说:

“这种现象是因为表面张力。泡泡水的表面张力比较大,能让水膜自动聚成泡泡。小弟弟,等你长大,学会识字,看了《趣味物理》这些书,就懂得了。”

小天乐摇摇头,固执地重复着刚才的话:“我想不通。按说它该破的,可它没破。”

七岁的楚天乐还不能对外人说清他的思维脉络,其实即使他说清了,十岁的鱼乐水也不会理解。此后数十年中,鱼乐水在充分认识了丈夫过人的才华和他对物理世界惊人的直觉之后,在同《乐之友科学院》诸位天才们多年相处并受到潜移默化之后,她才真正理解了七岁楚天乐的困惑,理解了他的思维光束是聚焦在哪里。没错,自己关于表面张力的解释是对的,但那只是死的书本知识,不是心灵的感悟;只是较浅层面的解释,不是深层次的机理。而楚天乐璞玉般的心灵却直接同大自然相通。他那时尚不了解熵增定律和自组织定律,但他本能地觉得世界应该走向无序。所以在他横吹一口气之后,大肥皂泡如果迸然碎裂,应该是“最自然的”结局。但大肥皂泡没破,而只是分成十几个小一点但同样精巧的球状结构。这里面有上帝之手在干涉,或者说有大自然深藏的精巧秩序在自动起作用。几个小泡泡的分生,实际暗含了宇宙得以演变的最深刻的自组织机理。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惠勒说过:我们只有先了解宇宙是多么简单,然后才能了解它是多少奇妙。七岁的小天乐凭直觉已经感觉到了这两点:简单,和奇妙。

那会儿鱼乐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陪小天乐默坐,看着他吹出一个个大泡泡,再把大泡泡吹散成众多的小泡泡。看着泡泡在空中悠悠飘荡,迸然碎裂。她看见爸妈离开人群,夫妻俩商量一会儿,然后爸爸拿出手机,同某人说了很久,最后满面喜色地连连致谢,显然是有了重要收获。爸妈随即喜洋洋地走回来,蹲在天乐妈面前,爸爸柔声说,这位大嫂,我和爱人为你们娘儿俩做了一个安排,你看行不行。我有一个朋友,马士奇,正好在附近一座山上隐居。他是个残疾人,一个人住山里太苦,我早就劝他找一个保姆,现在我想请你到那里干。至于孩子的病你不用操心,他虽然隐居深山,但交往相当广阔,也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刚才我们通过话,他答应尽力在国内外联系,如果这病能治,所有费用都由他负责。你们看怎么样?

听了这番话,天乐妈失神的眼中突然焕发出异样的光彩,她震惊地看着对方,不敢相信母子命运会有如此突然的转折。她说不出话,哽咽着,只是连连点头。然后她走过来,低声把喜讯告诉儿子。这边,乐水爸笑着对女儿说:

“帮人帮到底,咱们干脆开车把这娘儿俩送到你马伯伯那儿。水儿你说行不行?”

“当然行!爸,妈,你们是天下最好的人!”

“是吗?有女儿这个评价爸妈太高兴了,我也觉得咱们应该算作好人。不过,最好的好人是你马伯伯,他为此将花上几十万也说不定。”

“那马伯伯也是天下最好的人,你们仨并列天下第一名!”

他们招呼母子俩上车,调转车头向山中开去。鱼乐水原是坐在前排的,这会儿非要与后排的妈妈换位置,与那娘儿俩挤在一块儿。一路上她不住嘴地询问着有关小天乐的事,问得非常详细。对她的问题都是天乐妈回答,小天乐一直默不作声,但他的瞳仁中分明闪着异样的光彩,那是喜悦的闪光。鱼乐水欣慰地想,看来小天乐的自闭不算严重,只要确实看到前边的希望,他会从那个茧壳中挣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