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地球之双殇(第6/53页)
他同何明握手,问:“核潜艇的弹头都处理完了?”
“对,这是最后一车。其它陆基、空基的核弹头也都在处理之中。总数为16970颗的核弹都将在一个月内送往同步轨道,在那儿拼装成列车。”
“那时就该我的《烈士号》大展拳脚了。其实《烈士号》的运力还有富余,可以考虑再装些核燃料棒。”
“燃料棒的取出比较麻烦,特别是核潜艇,得把耐压壳体割开并把很多装置移走才能取棒。不等了,洛韦尔让咱们这几天就启程向太阳‘投料’,毕竟近两万颗核弹头悬在头顶,让人放心不下。”
“放心,我那儿万事俱备,只等乐之友下令了。”
“依洛韦尔的命令,我也要随你们上天,监督整个投料过程。”
褚少杰在鼻子中哼一声:“洛韦尔老糊涂了,竟然让你,有历史污点的何明,来监督根红苗正的我?该倒过来才对。所以嘛你这个督察大人最好低调一点,惹我烦了,我把你捎带着也投进太阳去。”何明照例一声不吭,浑似未闻。褚少杰笑着,回身介绍两位老人,“这是中国的李将军和美国的哈瑞尔将军,他们想乘你的小蜜蜂去金斯湾,参观一下那些核潜艇,主要是战略核潜艇。我也想陪他们一块儿参观。”
两位老人白发苍苍,但身体都不错,典型的鹤发童颜。他们身着便服,但都有着明显的军人气质。李将军同何明握手,笑着说:“我这辈子不知登过多少军舰、航母、潜艇和飞机,甚至包括‘准敌国’的核航母和顶尖飞机,却唯独没有进入过各国的战略核潜艇。那是人类武器史中最神秘、最令人生畏的一种,是隐藏在深海地狱中的超级撒旦。如果我伸腿前不能看一眼,实在是死不瞑目啊。难得今天它们在这儿大聚会,我就巴巴地赶来了。”
哈瑞尔说:“我没有进入过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核潜艇,今天也想一饱眼福。中国早期的核潜艇一向被称为‘噪音制造者’,但据说你们的099已经赶上俄亥俄的水平了。”
李将军笑着说:“很期盼一个内行的评价,虽然有点为时已晚。”他像一个担心吃不到冰激凌的小孩,殷切地问,“何先生,我们能去参观吗?我们只是以私人身份来的。”
何明点头:“当然可以。各艘潜艇取出导弹和弹头后已经无害化了,不过是些待拆的报废设备,只要不干扰艇员的工作,任何人都可以参观,何况是你。”他对李说,“李将军我认得你。我的中学时代正是中国军力飞速崛起的时期。那时你常在央视举办军事讲座,我曾是你的粉丝。可以说,那时你的粉丝是以千万计的。”
“谢谢你还记得,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记得军事论坛上一个经常性的话题,就是讨论你是鹰派还是鸽派。大多数人说你是鹰六鸽四。”
“是吗?军人都是天然的鹰派——这个职业天生就是打仗的嘛。所以,‘鹰六鸽四’其实就是这个职业中的‘最鸽派’,你说对不对?”他补充一句,“依我看,哈瑞尔将军也是一样。虽然我俩曾分处对立的阵营,但一向比较谈得来。”
哈瑞尔微笑着表示同意:“我也属于最鸽派吗?这是对我的褒扬。”
李将军叹息一声:“处于今天的形势回头看,觉得人类那时真是彻底地发疯了。最睿智的政治家、军人、技术专家,竭尽他们的智慧和心血,兢兢业业地制造各种可怕的杀人武器,以确保本国的军力占上风,或者至少能与敌人同归于尽。武器是最高级的科技,但最高级的科技中浓聚了最浓的兽性,甚至是超兽性。因为动物中同类争斗一般都遵循‘不严重伤害对方’的原则。极少数最残忍的野兽也有残杀同类的,但至少不会奉行‘同归于尽’策略,因为它违犯‘生存第一’的天条。”他沉重地说,“不敢想象,后代会如何评价咱们当年的疯狂。”
哈瑞尔平和地说:“后人会理解的。”他转了话题,“李,我非常佩服中国人,又佩服又忌妒。你们太狡猾了,一直奉行‘最低限度威慑’政策,核弹数量一直维持在低水平,相比美俄来说节约了多少财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