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国运之战(第2/3页)

之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经济停滞,这也被日本人自己称之为失去的二十年。

而日本的故事也再一次告诉我们,只有经济,却没有相对应的军事力量保护自己,下场就是被剪羊毛。不过日本还好,至少日本这个国家还在,但宋朝经济那么发达,却因为缺少军事力量的保护,最终被蒙古灭国。甚至也有日本人借机‘去其史’,说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国’,后来明朝的灭亡同样被‘去其史’,说什么‘明亡之后无华夏’。

偏偏有很多中国人信了日本人的鬼话,搞的自己,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却怀疑自己不是东西。可恨又可笑。

所以一个强大的国家,经济、军事,一定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不然下场一定非常凄惨。

新中国之所以能用短短几十年就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为世界顶级强国,连美国佬都在哀嚎:不能让中国继续发展下去了,一定要遏制他,不然我们都要完蛋。

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有几千年的历史可以借鉴,而这些是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所不具备的。而且这只是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精彩等待着一个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去见证。

因为有了异族统治的前车之鉴,哪怕左小右很敬佩完颜洪烈的人格魅力,但他依旧不会帮助金国去吞并南宋。只是要南宋去吞并金国又不太现实,所以左小右考虑的只是任务要求。不要让蒙古强大起来,由野蛮破坏文明就够了。这样做的难度并不高。

“汇聚大军,将王爷府上的高手全部藏于军中,待接近铁木真及其爪牙之时……”左小右做了个下劈的动作:“将其斩首!”顿了顿:“则蒙古必乱,到时王爷只需扶植一批蒙古部落,与其他部落对冲,不需金国出手,蒙古便会自取灭亡。”

这番话让完颜洪烈双目炯炯,炽热无比。抓着左小右的手,哈哈大笑:“左先生真乃吾之子房。”

别看金国是由女真组建的国家,但长久以来受到汉文化影响,目前的统治者阶层已经和汉人没有多少区别了,所以完颜洪烈才会说出‘吾之子房’这样的话。

在左小右看来,汉文化就像个大熔炉,不管什么东西丢进来都会被融化。事实上强盛的国家从来都不会是单一的。最典型的就是唐朝,那时候唐朝的外国官员多的是,甚至还有日本人在唐朝做官,比较有名的就是藤原清河。这藤原清河来了唐朝之后就一辈子没再回过,而他和一个唐朝女子结婚后生了个叫喜娘的女儿,这喜娘后来为了回父亲的家乡看一看,还特意跑了一趟日本。但那时候海上交通非常危险,喜娘就在海上遇到风浪,差点死掉。

即便如此,一百多人的队伍,最后活着抵达日本的只剩下31人,喜娘就是其中的幸存者。而那一年,喜娘只有十四岁,一个相当勇敢的女汉子……

而大唐之所以强盛,就因为其有海纳百川的气度。

我就是最强的,我就是最厉害的,你们谁来也不好使,老老实实给老子干活去!

只是朝代更迭在所难免,和平日子过久了,终归会心生懈怠,盛唐也难免衰落。就像现实当中的美帝,十几年前是何等的强盛,但自己胡搞乱搞,最后还不是把自己搞的开始衰落了吗!被汉文化中心的中国取代也是早晚的事。

按照左小右的计策,未来几个月,完颜洪烈一直在联系朝臣,游说当朝的金国皇帝。

“只需十万骑兵,就能让蒙古衰落下去。若不能做到,臣愿请辞。”经过数月游说,当完颜洪烈信誓旦旦的下了军令状之后,金国皇帝终于答应下来,只待今年秋收之后,就要以大军压境之势,征讨蒙古。

蒙古当然也有自己的探子,观察到金国的军粮调动后,就开始整军备战。

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所以他们打仗凭借的就是一个快字,来去如风,集结时间也非常短。而且根本用不着粮草,每人都会带够几天的口粮,然后直接南下抢掠,就地补给。而且蒙古就是依靠这种战术打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广袤疆域。

不过蒙古人以战养战的战术只适合陆战,如果遇到海战,那就是死路一条。历史上就是,蒙古曾经两次东征日本,但结局都非常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