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工程外附带设施的评价及新议题(第5/7页)

据此可推断,为了保证顺利运转,ENG只会生长在与大型的小行星有同等体积的天体上。

于是,有人推测,施工者既然能造出ENG这种物体,自然也能造出在地球上运转的类似物体。另外,以ENG的能量转换能力,完全可以吸收地球上的阳光不断生长,随心所欲地改变地球环境。

但地球上却不存在ENG。施工者只在月球播下了ENG。

如果他们怀有恶意或者有利用地球的想法,早就得逞了,但他们就是没有对地球下手。

其实,他们不是不利用,而是没有那个必要。

他们的想法也成为一个疑问。ENG没有选择月球的日照地带,而是选择了让其在能量极其短缺的永久阴影区环形山内生长发育。也就是说,水不可或缺。

明明需要水,却没有选择水资源丰富的地球,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他们刻意避开了可能存在生命的环境。南部天空传来的电波也佐证了这一点——他们故意选择了无法进入大气圈内的周波数。地球上是否存在氧气,光谱探测一测便知,只不过他们不想让地球生物收听到而已。

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对地球的保护。施工者为了不打扰地球生物,礼貌地选择了在月球播撒种子。

品格高尚的施工者彬彬有礼地隐忍在月球,而人类却肆意使用他们的设施,如此无礼的行为恐怕会遭到报复——这种意见已经成为少数派。根据泛宇宙常识,生物的本性就是能吃则吃。只有智慧生命体才能做到能吃却不吃。人们选择相信施工者的理性。

第六大陆开业前夕,自由女神岛方面慎重地操作集光镜,为整个架在永久阴影区内的桥状构造体输送了半年前试验百分之一的日照。ENG再次开始成长。算上中途夹杂的调查活动,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个月左右,星路终于宣告完工。

那是一条始于环形山内,全长达九万米的宽大投射轨道。前端出了永久阴影区之后,自力更生地延伸,但总长度达到九万米之后,突然停止了生长。不出所料,紧接着桥的表面构造开始有电流流动。人们试着将安装了磁铁的集装箱放在轨道上,结果集装箱获得了3G加速度,完美地以秒速二点三八千米的月球逃逸速度投射到了行星际太空中。

ENG只有这种功能,其他功能一概没有,虽然它在吸收太阳光之后完全可以为所欲为。无论施工者是何方神圣,ENG就是ENG,只是一个工具,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是。

第六大陆和自由女神岛联合将其取名为星路,之后开始充分利用起这个从天而降的便利工具。与此同时,人们也没有停止讨论施工者究竟为什么要建造星路。

有两点非常明确。

一是施工者并没有超未来的科技——如果有的话,不需要建造质量投射器也可以逃脱天体的重力圈。

二是施工者此前并没有来过月球——如果来过的话,星路理应早已完工。

换句话说,他们还没有来。

他们一定盘算着今后要来月球,但又能力有限,于是只好在抵达之前先在目的地建造星路。

了解恒星际航行的人对这些非常熟悉。因为人类往别的行星系派遣探险队时就是用的这种套路。

质量投射器的加速度一般为3G。他们若打算乘坐质量投射器,说明身体强度与人类相近。如果身体比人类强壮,理应会制造长度更短且加速度更高的质量投射器;反之,如果身体比人类柔弱,则会制造长度更长的质量投射器。

思维与身体均与人类相近的智慧生命体。他们会来见人类吗?推测千千万万,但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另外,人类还提前了许久建成星路。没人知道是吉是凶。

大家都认为没人知道。直到今天。

走也突然直起身子,依偎着他肩膀席地而坐的妙险些摔倒。一看,原来他并没有在眺望环形山的景色,而是在紧盯着可穿戴电脑。

“发生什么事啦?”

“怎么可能……那么快……”

“什么东西?”

“啊,没什么……我正在读刚才兰巴赫传过来的报告书,卡罗手下那位。”

“什么内容啊?”

“ENG和施工者的通信记录。星路被发现后,二者进行了多次通信。”

“能解读出来吗?”

妙猛地将头探过来。走也苦笑着将她的脑袋摁回去。